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长篇连载,大坑慎入)个多月来,总想写点什么特别是目睹了澳洲媒体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中国造谣污蔑,而国内的精英们还一厢情愿地大谈西方世界美好的时候更想把自己三年多来移民生活见闻总结一下我知道,很多已经出国或正在谋求出国的兄弟们未必愿意看但留下这些文字,至少能让我自己保持清醒
出国前我眼中的澳洲,美丽得如头顶上的满月,神秘,明亮,遥远
三年来,我却目睹了月亮的背面,知道其阴冷与黑暗
一为什么离开?--我们是没有窝的飞鸟上大学时,最感动的一部电影是《阿甘正传》看到珍妮拉着阿甘跪在庄稼地里,像上帝祈祷,请求万能的主将自己变成一只飞鸟,飞得越远越好,越远越好背景则是其粗暴的父亲,破旧的木屋,感同身受,落泪不已
作为一个七十年代出生于边远地区,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童年时贫困的人,我的命运只有远遁我不知道多少人和我有同样的经历,但我的高中同学,凡能侥幸通过1:7的录取率考上大学者,三分之二离开了本省我的大学同学,凡来自县级以下城市者,毕业时全部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几个国内有限的大城市公元2000年夏天,我回故乡赤峰,遇到毕业后回到当地的同学,他已经下岗,正为生计和孩子的幼儿班费用而发愁不到三十岁的人,看上去却好像已经四十多同学聚会时,大伙不约而同提起高中时班主任的劝告,“你们能考上大学,一定考外省,考重点,千万不要再回来!”
“走得越远越好,千万不要回来!”这不是诅咒,而是发自内心的祝福背负着这个祝福,1991年我考入了南京一所高校,激动莫名同时,一个文科班校友考入了广州中山大学,其家大摆酒宴
走得越远越好,因为留在故乡只有贫困这背后是一个骇人的数字,内蒙古的一个市,年产值不如江浙一个县国家对内蒙古的一个市的投入,在九十年代,不够北京修一座西直门桥北京市下岗职工的生活救济,超过内蒙古小县城的在岗职工收入
我离开了,懵懵懂懂,在长辈的祝福中飞走在南京读完大学,第一次领略到外边世界的繁华毕业后来到北京,发觉北京比南京更大,生活更安稳
外面的世界永远比自己的故乡好,在国内的生活经验让我和许多同龄人坚信此定律大四时,有人开始考gre,托福,谋求去更远的地方
“我要去美国!这辈子不再回来!”一位新疆来的同学如是说他父母于六十年代去新疆支援国家建设,父亲死于那场惊世浩劫,母亲是一个国营农场的职员,马上面临内退
“不管去哪!”一位比我大了十二岁,在首钢工作的学长为了移民,跑遍了几乎北京所有驻外大使馆,从英国到印度,甚至非洲某个兵祸连绵的小国
外边的世界永远是明亮和美丽的,人生的经验和报刊上出国旅游者长篇累牍的描述共同塑造了一个天堂般的世界,没有欺诈,没有弄权舞弊,良好的社会福利,人和人之间永远彬彬有礼。。。。。。
一位去澳洲生活了三个星期的朋友回来,从此立志移民,不屈不挠“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澳大利亚的阳光下!”她信誓旦旦的话,听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一位某大的女硕士通过网络交友,如愿嫁给了一名老外全系哗然,第二天,大半女生都成了该交友网站的成员,趋之若骛
以上不是笑话,全是我亲眼或亲耳听到的事实
我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飞鸟,只想这奔向远方,对自己留在背后的窝,虽然留恋,却绝不敢回头
他是武林中最年轻的武学宗师,拥有神秘的绝对手感,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学的大一新生,本想低调的学学医,看看病,恋恋爱,可在一次中秋晚会被迫表演中震惊了全场,注定闪耀的美好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我要这天地匍匐,我要这轮回断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