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9 招抚李定国下(第1页)

见西军领之一的李定国肯归心,堵胤锡颇为欣喜,他高举着酒杯道:“将军果然高义,堵某敬将军及在座诸位一杯。(?”

“慢着!”

之前一直喝着酒不曾言语的孙可望突然闷声闷气的说道:“那只是二弟的想法,俺老孙可没说答应。”

孙可望一句话立马将场面变得尴尬了起来。

李定国向孙可望频使眼色,孙可望不为所动,见场面越来越尴尬,李定国突然豪爽一笑,道:“大哥醉了,堵公不必介意。”

“哪里哪里,孙将军快言快语,堵某佩服。”堵胤锡也哈哈一笑,稍稍掩饰了一下内心的尴尬。

李定国道:“堵公千里入黔,一路鞍马劳顿,想必累了,如蒙不弃,请到后堂馆舍歇息一夜,归顺事宜明日再谈不迟。”

堵胤锡也知道这事急不得,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商议一下,他点点头道:“如此有劳将军了。”

等将堵胤锡安排在后堂歇息后,李定国返回到正厅,劝阻孙可望道;“大哥,义父和闯王辛苦二十余年,蹂躏遍及天下,身死名裂,未有寸土,东虏坐享渔人之利,实在可悲。

我等本是大明臣民,被逼而反。如今中国沦陷于外寇,则当严辨华夷之界,以中国为重。只要归就明室,诚心辅佐,共同抗虏,恢复中华,荡清海内,则半生流贼之耻辱可雪,将来也可以垂名青史。大哥,还望三思啊!”

“二弟这些都是废话,人之一世,唯求权势富贵耳,死后万事皆空,垂名青史有什么用?”孙可望嗤之一笑,又道:“只要打下云南,到时候哥哥做国主,你们都做大将军,何等快活?管他明还是清,胡人还是汉人呢?咱们只要保住自己的地盘,谁来打谁,裂土自雄,比什么都强。”

“大哥这是什么话!”李定国气愤地说:“大明永历天子已为天下所认同,社稷有主。我等若不自量力,妄自尊大,岂不是自取灭亡?大哥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云南吧,不要拉定国垫背!”

李定国越说越气,忍不住拔出腰刀自刺。众将见状慌忙一拥而上,夺下腰刀,立即撕破一块衣角为其裹伤。

刘文秀之前一直旁观,到了此时心中已经有了抉择,他站到了李定国身旁,道:“文秀做贼半辈子也累了,鞑子肆虐中国,欺我中原汉人无能,把百姓视为牛马不如,文秀也是汉家子弟,怎能坐看山河沦陷,百姓被蹂躏?如今既然有个机会洗却贼名,愿与二哥一块归顺明朝,共抗鞑虏,复我河山。”

其他诸如白文选、冯双礼诸将也都一致表示愿意听从李定国的命令。

孙可望见状心中暗自恼怒,只得收回己见,他拍了拍李定国肩膀道:“二弟何苦如此,既然你一心想让咱们西军归顺明朝,哥哥从了你便是。”

孙可望的突然妥协倒是出乎李定国所料,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问道;“大哥可是诓我?”

孙可望抽出一支箭誓道:“我若说的不是真心话,有如此箭。”说完就把箭折断了。

李定国见其神态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心中颇为宽慰。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孙可望又说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哥哥可以归顺明朝,奉那永历为主,却只能限于名义上的,所部兵马不归明朝节制,不听调遣。”

李定国道:“大哥的意思是,听宣不听调?”

孙可望点了点头,不可置否的道:“这已是哥哥的底线了,不能再突破了,否则哥哥不依,明日你就和那个堵大人说吧。”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