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〇七章 走为上计求订阅(第1页)

白露节气刚刚过去,中秋佳节随之来临。

群山环抱中的宜黄在一场夜雨过后气温骤降,天上堆满了灰茫茫的云层,漫山遍野的翠绿显得黯淡了许多。

义泉寺东面宽阔的河滩上仍是一派热闹景象,从义泉寺山脚直到河边的两百米防御工事已经修好,县民团八百团丁在教导师军官们的指挥下兴奋列队,即将开始激动人心的实弹射击比赛。

常年缺少娱乐活动的宜黄本地乡绅和民众,兴致勃勃地携家带口赶来围观,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纷纷露面,人群中不时发出调笑声和阵阵欢笑声。

所有人都想看看八百团丁一起开枪是怎样一种壮观的情景?最后又是谁能获得比赛第一名,在数千父老乡亲面前戴上光荣的大红花,再拿下军队奖励的一百大洋奖金?

寺庙下的别院里,这场射击比赛的始作俑者郑毅看完前委昨夜发来的电报,又拿起从归乡商人那里弄来的赣省版《民国日报》,细细品读赣省省主席朱培德发布的剿匪公告。

副师长韩守仁给郑毅端来杯热茶,坐到大方桌对面的太师椅上,悠闲地点燃香烟,深吸一口,惬意呼出烟雾:

“我和那位黄县长说好了,你晚点儿过去,李政委和虎臣几个陪他们,一个个兴致挺高的。”

“十几个老弟兄连续四天为他们训练全县团丁,又以每支三十大洋的优惠价,卖给他们九百支长短枪,他们的兴致能不高吗?”

郑毅说完,把报纸移到韩守仁面前:“你再仔细看看朱培德的剿匪公告,还有公告下面的两则新闻。”

韩守仁坐正身子开始阅读,没一会儿便放下报纸,侧头问道:“你担心开到南昌的第三军两个师会开过来?”

郑毅放下茶杯点上支烟:“咱们驻扎宜黄已经七天了,消息很快就会泄露出去,说不定这会儿已经传到了南昌,只要朱培德不是傻子,就会和钱大均联系,也就不难推测出咱们的真正身份。”

“朱培德愿意和咱们打一仗吗?”韩守仁问道。

郑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别忘了相距百余里的抚州杨如轩和贵溪赖世琮,这两个孙子一不小心被咱们打得丢盔卸甲,多年来积攒的那点儿名声全给毁了,心里岂能没有丝毫仇恨?”

“杨如轩是朱培德在滇省讲武堂时的学友,赖世琮是赣省本地的地头蛇,都在省主席朱培德的领导之下……这两位的实力加起来不到朱培德的三分之一,只要朱培德一声令下,他们谁敢不听话?”

“哪怕不敢找咱们报仇,也会主动配合朱培德的两个师,从东面向咱们徐徐逼来,把咱们赶到赣南去。”

韩守仁拍了拍脑门儿:“哎呀,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说不定朱培德出动之后,驻扎赣南一线的钱大均第三十二军会立即北上夹击咱们啊!”

郑毅微微点头:“这正是我最担心会发生的情况,所以宜黄不能再待下去了,明天一早咱们就开拔。”

韩守仁重重点头:“是该走了,弟兄们获得七天休整时间已经缓过劲儿来,五百伤病员大部分已能走动,几百匹战马、驮马经过七天精心喂养普遍长膘了,一口气走到湘赣边界都没问题。”

“只是……咱们的物资实在太多,这几天你又下令大量购买大米、腊肉和干货,几乎把半个宜黄的各种腊肉买光了,至少还要上百匹驮马才能带走,可宜黄没这么多驮马卖给咱们啊!”

郑毅早已有了应对之法:“这事容易解决,等会儿我和黄县长说一声,让他们的八百民团送一程,送到南面三十公里的黄陂就行。”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