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后一封塘报看的王五冷笑连连。
一条是诏告天下加税。
因为“三藩”和“西山贼”导致清廷军费开支太大,国库已经入不敷出,所以清廷恢复了过去明朝剿饷,加赋五百多万两,要各省督抚按户部分摊岁额于今年夏税补收。
这无疑又加重了农民负担。
王五记得康熙能被前世某些人称为明君的一个重要功绩,就是钦定盛世永不加赋。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永不加赋的前提是不仅按正常朝代的田赋收取,连明朝在危急时期临时征收的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也全部收取,且定为了正赋。
也就是清代的赋税收取比明朝紧急时期收取的还要多。
如此,农民负担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当然不能再加了。
再加,怕又是一个明末。
另一条更是让王五眉头深锁。
清廷竟然下令琼州所辖三州十县实施禁海,“边周环立界二千七百里,惟海口所津渡往来如故,自余鱼盐小径俱禁断不行”。
也就是说海南岛也全岛封禁,不使片舟下海,理由是恐海贼郑氏从琼岛获得补给。
这简直就是荒唐透顶。
海南离台湾几千里远,郑家是吃饱了撑的跑海南这个开发有限的地区去获得补给。
只能说,禁海已经禁出魔障了。
还有一条让王五看的更是哭笑不得,清廷下令将苏北所有入海口原先建造的闸口全部堵塞,以免郑氏海船经由江北地区的入海口“寇边”。
“这馊主意多半不是鞑子自个想出来的,不知是哪位汉官大老爷拍脑袋想出的好主意。”
王五摇了摇头,入海口建闸口一是为了防止海潮倒灌,二则是为了汛期泄洪。
把闸口全封上,海船是没法进入内河了,可却会导致汛期洪水出不去,必然导致田亩被淹,酿成水害。
也就是说出这个主意的家伙把水利设施变成了水害设施,毫不在意江北地区百姓的死活。
清廷却采纳了这个主意,不能说清廷蠢,只能说清廷毒。
郑家想要破这个局,多半就要和日本以及西班牙诸国开展贸易了。
印象中,同东西方的海上贸易也始终是郑家财源的大头。
也是海贸的巨大利润弥补了郑家在台湾经营发展的种种不足。
不过郑经退到台湾,其实也表明郑家已经放弃恢复中国,真就想效朝鲜、琉球藩属例。
某种程度上,不当再视郑家为复明势力。
史书给郑经执政时期定了个“明郑”说法,倒也准确。
郑家的明,而非朱家的明。
不过郑家在台湾能维持,怕是张尚书就维持不了了。
“你安排一下随行人员,让水营准备几条大船,明日我就去江南。”
王五让金道台辛苦一下,今天就把随行人员名单拟出。
“大人是不是下个月再去?”
金道台提醒说京里派来查看满城工程的左副都御史莫洛就要来了,随行的还有兵部、工部、户部的相关官员,这些怕是都要王五亲自接待打点。
“胡闹,工程是我承包的么?要我接什么待?”
王五颇是不满,当官不做工程跟八旗不经商是一个道理,你金冠三连这点觉悟都没有,怎么当他的萧何、李善长。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