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而张煌言的存在能有效弥合郑、耿间的矛盾,只要能将清廷在东南的军事力量消灭、牵制住,中线战场就不会因为吴三桂的死崩溃。
张煌言若是去昆明,能成功说服吴三桂提前起兵肯定合乎王五“复天下”的谋划,但要是不能说服吴三桂并因此死在昆明,于王五而言无疑亲手将这位民族英雄推上了死亡台。
毕竟,促反吴三桂是他提出来的策略。
如此,自是不愿张煌言冒这个险。
他毕竟不是吴三桂肚子里的蛔虫,焉知老家伙会不会拿张煌言的人头向清廷表明自己无心造反。
诚然吴三桂部下都是脑后长反骨的悍将,二女婿胡国柱更是吴军当中唯一旗帜鲜明提出“恢复宗国故明”之人。
可部下和女婿们终是没法做吴三桂的主。
但张煌言却是主意已定,竟是不容众人劝说,执意要亲往昆明。
“二十年前我随忠介钱公肃乐起兵于宁波,后随鲁王入据舟山,此后追随定西侯左右,四入长江,于这洋上苦苦支撑,一心图兴复,奈何种种努力皆因时势不再而无果,是谓不可为而为之
然今日局面大厦显然不支,作为明室孤忠,但有半点补救手段我都当竭力去做,至于个人性命,又有何可惜的。”
张煌言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认真思考才决定去昆明。
原因是他已经没有能力再在浙江沿海活动,如今悬嶴岛上明军连同伤员加在一起也不到五百人,船只更是所剩无几,缺衣少粮没法再支撑下去。
他也无意去西山同忠贞营会合,因为在他看来西山就是個牢笼,进去容易出来难。
到了那里也只是苟延残喘。
更不愿去台湾,于东宁郑经他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凭借自身无法复明,不如冒险前往昆明,以搏取复明的最后机会。
为让众人相信自己不是鲁莽冒险,其又分析说吴三桂有三反。
第一反,其部将皆是悍勇之人且都在壮年,这种人通常都是雄心勃勃之辈,因而必定都希望吴三桂能更进一步,如此他们也能随之飞黄腾达乃至为开国功勋。
第二反即清廷始终是要削藩的。
大一统王朝必削藩,这是历史定律,不受任何外力因素而改变。
张煌言认为只要清廷削藩,那吴三桂就得撤藩回到关外,如此吴三桂的部下绝大部分的仕途便告终止,也很难享受之前的种种特权。
“事涉自身利益,吴的部下岂会坐以待毙,任由清廷剥夺他们的权势?”
此二反乃是张煌言对吴三桂部下人心的分析。
第三反却是对吴军构成的分析。
吴军其实就是明军。
一为原明朝关宁军;
二为吴三桂陆续收编的西营人马,也就是晋王李定国的部下;
三是云贵川一带的原明朝正规军。
这三种人不管哪一种,都是清廷并不放心的力量,现在三种人却全部汇聚在吴三桂麾下,纵是吴三桂自个没有反意,清廷也不可能信他。
“我年适五九,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再不能为国家做点事,恐这辈子就再没有机会,更怕他年,西台恸哭,人泪成血!屈指兴亡,有多少孤忠大义冰清玉烈,又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如此,又岂能少我张苍水一人?”
望着一众担心自己安危的部下同王五等人,张煌言摇了摇头,“便我真为吴三桂所害,你们也不必为我伤心,要知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