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一十二章 归顺(第1页)

闻人君看着面无表情的庞刚,心知这一关自己若是没过好,等待自己的依然是断头一刀,不过这个闻人君倒也是好胆色,脸色依旧如常。

只见他朗声一笑道:“将军练兵之术天下闻名,且将军这两年大肆扩军,从一个百户升至如今拥兵数万的封疆大吏,这也就罢了,但学生却发现将军更是大力组建水师,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须知禁海乃我大明国策,就连唯一一支水师也由于年久失修而龟缩在南京,以至于不得不招安了郑芝龙这个海上大盗,实乃可悲可叹之至。而反观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组建了水师,而且还与来犯的郑芝龙水师大战一场,重创其一场后令其不得撤退。这一切无不说明将军是一个心怀天下之人,否则您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之事,加之您前几日在洛阳留下的一营精兵总不是为了贪图那一点钱粮吧?这难道还不能证明离您造反之日已经越来越近了么?”

庞刚凝视着闻人君,冰冷的眼中一丝欣赏的神色一闪而过。

闻人君继续款款而谈“若是学生所料不差,将军今夜于岑知府等人饮酒时应该也向岑知府提出要在开封驻兵之事了吧?”

“够了,够了!”庞刚摆摆手,原本绷着的脸慢慢缓和下来“你说的不错,本官也承认,但是你还没说你今夜来此的目的何在,总不会是专门向本官卖弄你的学识吧?”

听到这里,闻人君站了起来来到庞刚面前,双手作揖对着庞刚拜了下来,朗声道:“若蒙将军不弃,学生愿助将军一臂之力,为将军出微薄之力!”

“哦,这个闻人君到底是真的投靠还是进来做卧底的?”这是庞刚第一个念头,毕竟对于来历不明的人任是都不敢轻易相信。

庞刚的眼神转动了几下,站了起来上前两步将闻人君扶了起来凝重的问道:“闻先生,你此话可是当真?”

“学生适才所言句句属实。绝无虚言。”闻人君肯定的回答。

“既然先生有意相投,还就劳烦先生自报家门吧。”

“那是自然。”

闻人君微微一笑,于是就娓娓道出了自己的来历。原来,闻人君本是开封城中的一名前途无量的举人,但是在天启年间进京赶考时得罪了人,不但金榜题名没他的份,连举人的功名也被礼部给开革了,实在无颜回家的他就开始在全国各地游历。

直到今年四月才回到了家乡。不过经过了十年游历生涯,他的眼界早非十年前可比,在游历期间他看到了太多书本上没有写的事,现今大明富者愈富,每日都过着huā天酒地的生活,而贫者却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强烈的反差让他这个以前只知道读圣贤书的人渐渐的对现今的朝廷产生了说不出厌恶感。他在游历期间得断定大明气数已尽,改朝换代已经迫在眉睫。

正好,闻人君也曾去过青州。在他看来,青州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这种情况他在大明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过。在青州。军户的地位和别的地方不同,那可是相当的高,不仅每户人家都分到了田地,而且那些当兵待遇更是相当的高,闻人君更是亲眼在济南看到,济南的征兵告示一贴出来,附近的青壮流民边蜂拥着上前报名的情景,这也让向来信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闻人君很是吃惊。

不过闻人君在山东转悠了一段时间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那位山东的实际统治者山东总兵庞刚是一个有大才的人,对于已经断了仕途的念头,但又胸怀志向的自己来说投靠庞刚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闻人君打算回家一趟后就去青州投奔明主,没想到回家还不到一个月。就听闻庞刚率领大军驰援河南了,今日,在开封府细心打探庞刚消息的闻人君得知庞刚来到了开封,这才有了今天深夜来访之举。

听了闻人君的讲述,庞刚却很是擦了把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快三年了,手下可用之人却没有几个,武将方面还好说,可以在下层军官中寻找,但能真心为自己卖力的文人却少得可怜,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华严、孟卿、林峰等几个穷酸秀才,虽然山东各地的知府、县令等人目前看似投靠了自己,但那也是因为自己手握兵权财权,加之岳父魏同年的威压,他们才不得不听自己的话,但庞刚担心的是有朝一日自己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会有几个人跟自己走,毕竟大明近三百年的威望还是很足的,加上自己又没有公开扯起反旗,山东各地的各级官员这才睁只眼闭只眼的听自己的号令,现在闻人君的到来让庞刚生出了要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文人班底的念头。

看着面前的闻人君,庞刚试探着问道:“闻先生,眼下本官虽然占据山东之地,但山东官员都是朝廷若任命,要怎样才能保证他们都忠于本官呢?”

闻人君一听,就知道这是自己未来的老板家对自己的第一道考题,他哈哈的笑了:“大人此言差矣,大人心中所思学生皆已明了,但学生认为大人心中所忧之事并无必要。学生对现今朝廷的官员的心思太了解了,他们当中或许有几个是忠于朝廷的,但绝大多数人忠于的却是自己、是自己的家族。只要大人手握兵权一日,他们就绝不会对大人起异心的。”

“哦,还有这个说法吗?”庞刚很是好奇,虽然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数年之久,但对于大明官员的想法以及行为习惯能东西却不怎么了解,及同年听闻人君这么一说却是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当然,大人请听学生细细道来。”

看到庞刚对自己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闻人君心中一喜,于是打起了精神开始对庞刚细细讲解起来。

虽然民间有句谚语,叫做穷文富武,指的是没钱了就去读书,读了书考个状元混个功名,衣锦还乡,盖房子成片,娶老婆俩仨。至于什么陈世美被铡头是题外话不说了。碰上认死理儿的老包,该他命不好。穷人学文,可以头悬梁锥刺骨,可以凿洞取光,可以逮萤火虫装了小纱袋夜读,总之无论再穷,只要能裹腹,三天吃个窝窝头。踢拉个破草鞋能走到京城,就可以考取功名。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民间都说穷书生穷书生,其实古时能读得起书的人大都家里是很有钱,你家中达不到小康之家的水平那是供不起一个读书人的。

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要请一个好的启蒙老师,接着还要入县学或者是府学读书,等你考上秀才功名之后等上两年要去考举人功名,有了举人的功名你才能上京城赶考。这样下来一个读书人没有至少十几年的功夫休想熬出头,那些十几岁或者少年就高中状元进士的故事基本上都属于传说,现实中就是能中进士的人大多数都是二十六七甚至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大叔。

而在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这名读书人是不从事任何生产的。也就是说等于你供了一尊大神在家里,把他的吃喝拉撒都包了,加上这个人还要不断的出去应酬以及往返于京城、州府各地用到的huā费,这样巨大的开销足以将一个小康之家给拖垮。

而这名读书人当了官之后,他第一个想要报答的自然就是供他吃喝了这么多年的家族,这是毫无疑问的,朝廷皇上什么的那都得往后靠。所以庞刚担心的在他亮出反旗后各地官员会统统走掉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因为他们要是就这么跑路,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当然了。事情无绝对,忠于朝廷和皇上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这个比例相对来说小得很多就是了。

听了闻人君的话,我们的庞大官人不禁内牛满面,尼玛的后世的狗血电视剧害死人啊。在后世里,古装电视上讲的状元郎或者进士哪个不是少年得志,一个个十几二十岁就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还有一部电视剧更夸张,叫什么九岁县太爷。尼玛的,就算你老子当皇帝都没这种待遇吧。

现在听了闻人君的解释后庞刚才知道,原来这都是那些没文化的导演瞎编的,大明每三年开考一次,每次进京赶考的举人就有数万,这数万人一起哄抢才一两百甚至仅仅七八十人的名额,可见其艰难,其难度比起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不知要难多少倍,说是千军万马走钢丝都不为过。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官今日受教了。”听完了闻人君的解释后庞刚站了起来对闻人君深深施了一礼。

“不敢不敢,这是学生应该做的!”闻人君赶紧站了起来作揖还礼。

热门小说推荐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