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康熙的这道谕旨显然是有止咳功效的,话一说完,南书房内几个大臣的突发性咳嗽就全好利索了。不仅不再咳嗽,而是还能发出洪亮的声音,齐声高呼道:“皇上圣明!”
圣明个屁!
康熙一肚子的不痛快!
他知道自己这一道谕旨出去,山东就“没”了!虽然账面上看,山东肯定还是大清的,但实际上这块地盘以后就是儒宗说了算了。
一想到自己扶植起来用于对抗儒门的儒宗居然会在短短的几年内膨胀到如此地步,康熙皇帝的肠子都悔青了。
这简直就是养虎贻患啊!
那个周培公。。。。。。简直就是大清第一罪臣,罪该万死啊!
不过康熙也没完全气昏头,他还是知道这个儒宗虽然已经尾大不掉了,但他们一是有力量的;二是反儒门的。
儒宗抄了儒门和白莲教的组织方法,又恰逢康熙放权搞乡贤,于是儒门和白莲教的组织方法同山东、河南、山西、直隶、淮北等省的基层包税乡贤一结合,势力马上就起来了——实际上,儒宗就是将北方这几个省的豪强地主还有暗藏的白莲教势力,全都整合在了一起。
别看那个孔圣公拉扯起来的团练还有点乌合之众的意思,但是他们的群众基础太好了,可以源源不断的拉到壮丁。
而国族人口不足,恰恰是大清的软肋!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出现这么一个势力庞大的儒宗,康熙皇帝一定会痛下杀手,哪怕屠了曲阜孔家他都会在所不惜。。
但是现在,他和儒宗有了共同的敌人——就是大明和儒门!
大明和儒门是捆绑在一起的,现在的大明皇帝朱和墭在他起兵的初期,就组建了儒门的前身原儒学派。
得到江南之后,原儒学派又和江南士大夫中的一部分反清分子结合,形成了“原儒”、“原君”、“原臣”等“三原主义”,从而大大的完善了原儒学派,随后又在康熙皇帝扶植儒宗的同时组建了儒门,后来还从儒宗这边抄来了《反经》,从而大大增强了斗争性。
但也正因为儒门的“三原主义”和“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是目标,三原主义是方法),使得它和儒宗成了难以调和的对头——因为儒宗是一群“剃头儒”,根本就不符合“原儒”的标准,就更别提“原君”、“原臣”什么的。而且儒宗的群众基础是乡贤,也就是地方豪强,全都是反对均田的,这也就是反对“天下为公”了。
所以“儒门”和“儒宗”两派主张很难调和,双方还互相革除了对方的“儒籍”,儒门甚至还宣布孔毓圻不配姓孔,并且扶植衢州的“南孔”为正统!
因此儒宗就只能和大清进行深度捆绑了!
现在儒宗是大清国中的儒家正宗,许多八旗子弟也是儒宗门人,几个儒宗大佬也都是康熙的臣子。
所以这个儒宗虽然有尾大不掉的嫌疑,但终究还是大清的力量。。。。。。特别是在大清八旗新军损失惨重,急需补充兵力的情况下,大清太需要儒宗的动员能力了!
以上这些道理,虽然康熙都非常清楚,但他还是气不过。。。。。。自己养的狗,现在咬了自己一口,自己还不能喊疼!
康熙真是气得不行,也不想再和底下人商量襄阳会战的事儿了——他其实也知道底下几个大臣的心思,都有点怂了,想要放弃襄阳。
可放弃襄阳之后呢?
大明的几十万大军恐怕还没打过瘾呢!
真的弃了襄阳,他们立马就会北进到河南。。。。。。到时候河南是不是也弃守了?
河南弃守之后,直隶还守不守?
再不守,那他不就是清顺帝了?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我要这天地匍匐,我要这轮回断灭!...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