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简单一些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因为防护要求不同,第二个原因就是大西洋的特殊海况。
同时期英国航母采用装甲甲板,比日本海军使用的木质甲板要更抗打击。但是这种设计占用重量和空间,所以飞机携带量也就少了。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大西洋本身风高浪急,船首上浪严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船型都适航大西洋航线的。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航母,以及正在建造的德国齐柏林航母,都采用了相对封闭的设计,对适航和重心都有严格要求,也就浪费了不少携带飞机的空间。
相反的例子就是日本海军,在相对平静的太平洋海域作战的日本海军,舰艇设计的重心都相对偏高,武器携带的也更多。
以至于后来因为过分强调武器携带,闹出了翻船事件。这种船只都无法在大西洋上作战,或者说即便能够作战,也只能发挥出一半甚至一少半的战斗力。
为了要适应大西洋的海况,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排水量是2万7000吨,只能携带72架飞机(通常更少)。
而德国现在正在改装的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因为拆除了平射用的大炮等武器装备,战斗机携带数量只有60架(比预计略多)。
比起同时期的美国和日本航母来,这种级别的飞机携带量确实略少一些,但是也并不是少很多。
齐柏林号航母满载排水量3万1000多吨,却依然比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母载机量少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很简单:没经验!
德国的战舰设计坦白一些说,在二战过程中算不上是先进的,建造大船的经验就更少了。
这一点从德国大型水面舰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毛病上,就能看得出来。
以为《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一直到1935年都没有什么机会设计建造大型战舰,这就限制了德国造船设计师的能力。
在这种限制下,德国造船整体思路一直都延续着一战公海舰队时代的想法。
从跨级设计破交舰,一直到俾斯麦战列舰的整体防御,都是这个思路的产物……
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才讽刺俾斯麦战列舰是最强一战型战列舰。
受到设计思路的影响,想要设计出一种一战没有的战舰,也就是航空母舰,德国设计师们的想象力明显就有些不够用了。
于是,最终虽然德国也成功的建造起了齐柏林号航母,可性能上也就只能说差强人意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的齐柏林航母有点儿像今天的辽宁舰——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罢了。
但是说德国的齐柏林号航母不如对手的皇家方舟号航母,那又有些冤屈了这艘德国海军的战舰!
因为设计思路的不同,德国海军强调的是打了就跑,或者说打不过就跑的游击战术。
比起皇家方舟号航母31节的航速来,齐柏林航母设计航速高达33节——至少跑的是够快了,面对敌军的战列舰还有其他舰艇堵截,脱身才是硬道理不是么?
至于说改造邮轮成为航母,那德国设计师们也就只能维持在“这东西勉强能用”这个级别上了。
其经验和战术成熟,改装操作老练的日本美国比较起来,确实差了不少。
比如说易北河号,改装之后只能携带30架飞机,航速还跟不上专业设计的齐柏林航母。
而另一艘改装航母赛德利茨号航速是够了,可也只能装35架飞机而已……
所以除了专业战斗的齐柏林航母,剩下的几艘航母除了趁火打劫之外,最大的用处可能也只剩下训练飞行员了。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李乐,自然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实际上他改装这三艘“二线航母”,是有别的用处的。
“我的元帅!易北河号改装航母,是要用在地中海护航任务上的!”李乐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来。
在李乐的推演中,随着战争的逐渐进行,轴心国的海上运输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岂能拱手把自己的生命线让给自己的对手?
三艘改装航母一方面是给德国设计师积累航母设计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在准备地中海护航战役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