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9章 血染的风采(第2页)

“誓死捍卫国土!”祖茂和陈韬相视一笑,振臂高呼。

“誓死捍卫国土!”两大军团的士卒闻言,也是纷纷高呼起来,呼声震耳欲聋。

“你们都是好样的!”李煜对这扩音器高呼,好在把这个黑科技给弄了出来,否则还真的没办法在这样的呼声之中说话。当然这个时候,祖茂和陈韬已经示意士卒们安静下来。

“你们都是我华夏共和国的精锐,这些年经过了多少训练,打了多少实战演习,流了多少汗,流了多少血我都一清二楚。只是目前为止,其实外面的人,还不知道我们到底经历了多么残酷的训练,又有多么可怕的战斗力!

出战吧,我的战士们!让天下战栗,让其他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们见识见识,人民军队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

大汉共和国的百姓,受到世家门阀的压榨已经太久了。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继续受苦!去吧,去解放他们,让我们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迎接美好的新生活吧!”李煜振臂高呼。

明明是侵略战争,直接说成了解放战争。但偏偏他说得也没有错,大汉共和国主要是以有产者作为主体,换言之越有钱的人越有话事权,最后所有的话事权都掌握是世家门阀手里,这样的政权和贯彻了《九品中正制》的东西晋很像,正因为这样,阶级矛盾其实更为明显,以寒门和无产者为主,与有产者甚至是世家门阀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

李煜说是解放战争,本质上还真的是这样。

“喏!”士卒们在将领们的带领下,顿时齐声回应道。

“你们之中或许会出现牺牲者,不要伤心,也不要顾虑什么。我以元首的身份承诺,你们的家人,华夏共和国将会供养,你们的儿女,会供养到其开始工作为止。同时我也希望你们,活着回家!”李煜最后说了一句。

“元首,我们想要唱一首军歌!”黄忠突然高呼一声。

“那就唱吧,唱着军歌出战吧!”李煜想了想,右手猛地一挥,指着前方高呼道。

“都给我唱起来……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黄忠调转马头,然后带头唱了起来,那音调和歌词,赫然是《血染的风采》。

由于华夏共和国已经建立,所以甚至歌词都不需要更改,完全可以拿出来唱。说真的,李煜本来以为他们会唱《国风·秦风·无衣》,谁知道他们却是唱这首。不过,至少也不坏不是?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你)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我深深)理解我(你)沉默的情怀?

也许我(你)长眠将不能醒来,你是否(我会)相信我(你)化做了山脉?

如果是这样,你(我)不要(会)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你(我)不要(会)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我不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一首歌,回应着李煜最后的叮嘱,同时也是在告诉他:不要担心,他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时刻准备着,为了华夏共和国的强大和富强,献出自己的生命!(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