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3章 夜谈寻墓(第1页)

邙山两百余里地,从先秦战国开始,历朝历代,不知道埋了多少古墓,统计不清。

古墓那是一层压一层。

封土,夯土,结构,山形,水势,风水。。。。

要想找到,需要非常强的专业能力。

把头绝不是看老太太长的漂亮才答应帮她的。

就跟花钱让我挖瓷片的史姐一样,是因为她们给的太多了!

十偏门。

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

我们都属于盗门,我也从不自视清高,换言之就一句话。

“只要你钱到位,啥活儿我都会。“”

专业人办专业事儿,这事儿她们找把头就对了,找别人没用,给她们弄不了。

晚上我想睡觉了,把头叫我去他屋,说云峰咱两研究研究。

我说那就研究吧。

一壶浓茶,一张白纸,一支笔,一张邙山山势图。

把头喝了口茶,开口说:“清代墓葬很难从地表的表现分辩出来,而且,清代除了皇室,另外的士农工商都推崇薄葬,所以,陪葬品不会太丰厚,主要已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器具为主。”

“但。。。。。”

把头放下杯子,话锋一转说:“但大妹子高祖是和他太祖奶葬在一块地方的,所以,有个东西一定会有。”

“红石墓志铭。”我马上脱口而出。

“不错,云峰你说到点儿上了。”把头称赞我。

红石墓志铭就是花岗岩墓志铭,历朝历代,明清时期的墓志铭数量最多,当时下葬,就算家里在穷的人,也会拿砖头刻上两个字,当个墓志铭用。

所谓“红石”是指花岗岩中的“罗源红”。

这种石碑通体呈现出暗红色,以前都是商人用的最多,寓意生意红红火火。

此外还有当官爱用的“万年青”,贝勒爷贵族用的“汉白玉,”普通平民用的“芝麻黑,山西黑”等。

所以我们就推断,老太太高祖墓里,一定有“罗源红花岗岩墓志铭。”

这是第一个推测出来的消息。

第二个。

清代的墓,大概率不会葬在山顶上,为什么?

古人不傻,都精着呢,一般的清墓深度都在3米到6米这个范围内,不像西周战国那样,动不动就是二三十米。

清代墓也不像东汉墓,没有修排水沟的例子。

这么浅,如果他埋到山顶上,用不了几年就进水泡塌了。

所以,都会选择埋在半山腰,或者埋在山脚下。选地势有小斜坡的地方是最好的,这叫“坡下挺”。

雨水会顺着斜坡流到山下,不会伤害到墓葬。

讨论完这些,把头直接将桌子上的邙山山势图折了一下,把一整个山顶都折起来了,pass掉了。

然后把头拿起了笔。

这时马上就要2005年,时过境迁,邙山脚下多了很多景点。

把头拿着红笔,把山脚下的这些景点地名,全部打了个x。

包括几个大型采摘园,白马寺,环境检测站,新修的水库,养殖场,鼓楼,伏羲庙,下清宫,几座道馆等等,全打了叉!

当时埋的不深,如果墓在这种地方,这么多年,打地基,翻土,修井,早被挖出来了。当然也不能百分百确定,我们现在就是在玩大数据推测。

这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啊!

到最后密密麻麻的都是红叉,把头看的连连摇头,随即,又把山脚下这一带地图折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我是都市医剑仙

我是都市医剑仙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