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 刨坟(第1页)

“兄弟,你不用你的洛阳铲?插这些管子做什么?”

“让你扶就扶,问这么多干嘛。”

“得,听你的。”

此刻月黑风高,萝卜地四周无人,老张扭头看了看,伸手帮忙扶正铜管儿。

我捡起一块儿石头,当锤子用。

“哒哒哒”,轻轻将空心铜管砸到地下。

不敢太用力,必须让铜管保持垂直,还要下到足够深度。

很快砸好第一个,留了个头在地表上,然后我用腿丈量距离,一米,两米。。。。

走到六米,砸第二根铜管儿。

最后打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最中间也插着一根铜管儿。

老张看到后,显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兄弟,我弟弟在工地上干水电,有时也是这样搞的。”

“别废话,看着点儿人。”

找到一根干树枝,我递给他道:“你拿着棍子敲铜管口,我走那儿,你敲这个,就是你和我走对角,明白了吧?”

“然后记住,敲的时候既要有节奏,又要有力度,懂了没?”

“懂了,那现在开始?”

我点头,各就各位。

老张开始“邦邦邦”敲罐子,我不嫌地上土脏,直接趴到地上,耳朵凑近铜管子去听。

耳朵动了动,我抬头打了个手势,示意老张力度不够,他又加力。

听完这里,我又挨换别的位置,老张也走对角跟着敲。

眉头紧锁,我心想这不对啊,地下有古怪。

两个点儿位,传来的声音不一样,真怪了,原因除非是这地底下,有块直径长度超过六米的石头,阻音了。

看我高度认真,老张小心的咽了口吐沫,都不敢发出声音打扰我。

我不能确定,于是又让老张转着圈重敲了一遍。

结果,两次得出的结果一模一样,这里地下,绝对有阻音的东西存在。

我记得之前单独讲过“听雷”,别觉得扯淡,这是真的,那时候听雷最准的是内蒙姚师爷,他还能把听雷和观星相结合。用事实说话,看结果就知道,后来庭审时说了,他一年盗了近500座古墓,约等于一天两个。

我用的不是普通铜管子,我用的叫“鸣铜”。

是把头以前在北派里找“某位”高人做的。因为我和他现在也互相认识,就不说名字了。当时我们买来一根花了四千多,

鸣铜制造工艺几近失传,我这朋友,他祖上是明代吴邦左手下的配铜官,几百年前造出来的那一批九转风磨铜就是他负责,九转风磨铜比同重量的黄金牛比多了,秒杀黄金。

后来这位配铜官的重孙子,主持了明代大钱天启十一两的铸钱工作,也是他最早建议了将嘉靖十一两改范,成功促进了明代晚期通货膨胀的发展。

这种鸣铜工艺有实物传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就在昆明鸣凤山的山顶上,据传敲一下,29公里外都能听到钟声,后来有人去做了试验,结果是重敲一下,16公里外能听到。

“怎么样,是不是听出来什么了?”看我起来,老张忙问。

我点点头:“地下可能真的有东西,不过要想确定有什么,必须打探点儿。”

“我靠!你看我说什么!我就知道这里有古墓!”

“什么时候动手。”

我把鸣铜管儿拔出来收好,看了看天色,低声说:“今天行动,夜里十二点。”

老张啪的拍了下手,说那就定了。

这么着急是因为我只有两天时间,两天后要趁机离开石榴,到弥药山下和把头汇合。

热门小说推荐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我是都市医剑仙

我是都市医剑仙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