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守仁被廷杖后即被停俸,但并没有罢官。
故而他现在还是官身。只是若刘谨不倒,王守仁迟早得被贬出京去。
在原本的历史中王守仁就是因为得罪刘谨被贬,直到刘谨倒台才重新得到启用。
谢慎当然不希望历史重演,但以他现在的实力还无法与刘谨正面交锋,只能用计谋取胜。
便是为了王守仁,谢慎也要尽力一搏。
“愚兄没有什么可怕的,唯独有些担心家父。”
说到这里王守仁不免叹息一声。
谢慎也是颇多感慨。
王老爷子年纪大了,肯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王家遮风挡雨。
“守仁兄,你不会有事的,令尊更不会有事!我向你保证,刘贼必定会伏诛。”
“希望如此吧。”
王守仁笑了笑,推出一本手抄本道:“不说那些了,来看看这个。”
谢慎接过本子展开来看,他本以为是王守仁写的诗文集子,谁曾想却是他关于天地本心的感悟。虽然与后世的传习录有一些差距但已经有了雏形。
“守仁兄,你的这些理论”
“都是拜四明你所赐啊。上次你和愚兄畅谈一番,愚兄却是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于天地本心都有了些新的看法。”
听到这里,谢慎不免有些脸红。他的那些理论都是王守仁自己的,只不过是谢慎提前说了出来。
而现在王守仁用本属于他自己的理论感谢谢慎,还真是够让人尴尬的。
“咳咳,守仁兄。你这部集子大可以继续写下去,日后必定能成为传世之作。”
“哦?”王守仁有些好奇道:“四明你为何如此肯定。”
谢慎却是摆了摆手道:“不可说,不可说也。”
“不过,某可以肯定,若干年后守仁兄一定会多出许多信徒。”
阳明心学对整个中晚明读书人的影响可谓深远。
在阳明心学的引领下,私人书院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从大明两京十三省冒出来,比之北宋南宋都不予多让。
若不是张居正因为忌讳私学书院盖过官学,而导致读书人思想异化无法控制,勒令禁止开办私人书院,恐怕整个科举制度都会有所改变。
“信徒?”
对这个名词王守仁显然不太理解。他愣了愣道:“这是什么意思。”
谢慎笑着解释道:“信徒就是追随者。某的意思是会有很多人成为守仁兄的追随者。”
“那愚兄岂不是要成了教书先生了。”
王守仁打趣道。
“教一屋子人也是教,教天下人也是教。守仁兄与其做一教书先生,不如做那教授天下读书人的圣人。”
“这话可不敢乱讲,愚兄怎么敢当圣人二字。”
谢慎心道这有什么当不得的,圣人还不是人封的。以王阳明的历史地位,这二字绝对当的起。
不过眼下王守仁显然还没有著书立说,信徒遍地。就这么抢了天地君亲师中的师圣称号似乎也有点不妥。
“不管怎样,我敬仰守仁兄。旁人不来做,那我就来做守仁兄第一个信徒!”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地球元气复苏了,但这真不是地球灵气复苏的故事,而是一个流浪宇宙的故事。...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