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三十二章 区别(第1页)

或许与经历有关,但凡打寂寞的东西,姜宪都很擅长。

她拿着康家大小姐的画瞟了一眼就笑了起来。

“这是九九消寒图。”她笑着指了老梅树上的梅花,“你看看,一共有八十一朵,你每天涂一朵儿,涂完就到了立春。不过,康家大小姐这画的确画得不太好。我小时候,左以明给我画过一张,还细心地教我怎样上色,完了居然是副很不错的寒梅图,不过早不知道被我丢哪里去了。是那些南边诗书世家的女孩子冬日无事用来打时间用的。我们北边的女孩子之前据说是不怎么画这些的,后来南边在京城寓居的人多了,渐渐传开了,这才时兴起来。”说到这里,她语气微顿,道,“康家大小姐给你这画的时候没有说别的什么吗?”

“没有!”李冬至红着脸,窘然地摇头。

姜宪笑道:“它还有个好处。那些刚开始学功笔画的,可以用它来练练手,我看,你不妨就用这个练练手好了。若是不会,可以请教情客。后来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林旭也曾送过我消寒图,但我今天记得明天不记得,多是情客帮我圆得场,她很会点这消寒图。”

小时候的事离她已经太远,她不记得林旭是在她小时候送过她一副消寒图,还是她做了太后之后送她的。只记得她曾经得到过一副。而林旭是当今书画大家,他画出来的消寒图又岂是旁人可比。

如今左以明做了翰林院掌院学士,不知道林旭现在在干什么?

他这个人八面伶俐,是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若是他也辞官就好了,这样她就可以想办法把他招揽到李谦的身边,以后和朝廷的奏折来往也需要一个文字功底好的人捉笔。

不知道李家有谁擅长做这个……

姜宪这边有点走神,李冬至却是羞赧着回了屋。

她想到自己和高妙容在一起,不是吟诗就是作画,再不就是坐在一起做针线。

高妙容的针线和她的字一样好。高妙容还告诉她,女孩子要上得厅堂进入厨房,高妙容还因此跟着灶上的婆子学做菜,佛跳墙,香酥鸡,白切肉,都是她的拿手好菜。

有李家旧部来串门的时候,她们就坐在一起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天。

她却从没有看见过姜宪做饭,也没有看见姜宪和丫鬟们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天……若是姜宪屋里有人在做针线,必定是她身边的丫鬟媳妇在飞针走线,而她则倚在临窗大炕的迎枕上翻着花样子,指了满意的对她的丫鬟道着:“这个好看。我要在腰带上绣个这个?”或是指了丫鬟们绣的东西道:“这个太丑了。怎么能这样配色?把它给我绞了,重新做一个,按照我给你的颜色配色。”有时候她也会出错,她就笑盈盈地道:“那就重新再绣一个,这个拿出去,谁喜欢送给谁”,姜宪总是清清爽爽、高高兴兴地坐在那里,从来不曾为几针几线的事犯愁。

不知道康家大小姐平时都有些什么消遣?

李冬至和康家的两位小姐不由走得近了起来。

康大小姐和高妙容有点相似。

她除了要学女红,还要学做菜,又因家中有幼弟要照顾,平时也帮着康太太主持中馈。可她与高妙容又不一样。高妙容学这些东西的时候非常的使劲,康大小姐却很轻快,仿佛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她又和姜宪很像。

李冬至隐隐觉察到自己好像知道了高妙容等人和康家大小姐等人的区别。

在这流水般的日子,他们迎来太原知府李奎的儿子,也就是解元郎李宁取妻。

他娶的是自己家的表妹,刑部侍郎姚先知的小女儿。

姚小姐的嫁妆不多,只有三十六抬,却另送了十一箱的书画做陪嫁。

这个嫁妆让山西很多士子都非常的羡慕,就是康家大小姐提起来,也是满口的称赞。而且康家还得到了李家管事送来的请柬。

李冬至暗暗惊讶。

热门小说推荐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我是光明神

我是光明神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