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了一下昨天的本章说,有读者说主角没有目标,欠缺内驱力。这个我解释一下,其实在主线推动方面,有两种写法:其中一种是显性主线,所谓显性主线是作者一开始就明确告诉读者。
咱们拿现在最火的诡秘之主举例,第一卷的主线是笔记本,一开始就明确写出来的。主角一直在为寻找失踪的笔记本而努力。第二卷,主角复活后占卜,升级和复仇的希望在贝克兰德。第三卷,为了升级去海上冒险。。。。。。。。。。。一直到结尾,每一卷的主线作者都是在开头就直白的写出来告诉读者,然后才开展剧情。
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
另一种写法是隐性主线,不会直白的告诉读者,但所有的冲突点,所有的矛盾点,都提前埋下了伏笔。等剧情缓缓展开的时候,读者会发现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丝毫不突兀,甚至觉得就该如此。
不妨回想一下,第一卷京察风云,是不是有海量的伏笔?
当然,有些书确实是没主线,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我这本不是。
隐性主线的优点就是,你们永远不知道后续剧情是什么,可能是喜剧,可能是一把刀子。缺点是有时候读者会感觉没有目标,因为剧情还没到。
就拿打更人第二卷的内容举例,你们根本不知道它的主线是什么,所以猜不中它的结尾和过程。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从阅读体验来说,是世界在推着主角走,是历史的滚滚洪流在前进。
而显性主线的写法,你们早就提前知道他的结局,不知道的是过程。
这套理论是我自己瞎捉摸出来的,但写法早就存在,拿四大名著举例,显性主线:西游记、三国演义。
隐形主线:水浒传、红楼梦。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他的主线,知道了他的结局。不知道的是过程。
水浒传和红楼梦则是隐性的,梁山好汉和贾府的结局,是我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如今的网文,大多都是显性主线。
开书之前,我有明确思考过这个问题,选择采用隐性主线的写法后,我就站在整个世界观的角度去写,淡化主角的目标。
让局势去推动剧情。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天生废武脉,十年傻子名,古老石碑,祖祠石棺。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挺身问剑,这一生,不弯腰!激情,热血,红颜,腹黑,扮猪吃老虎,一个都不会少,禹枫出品,速度保证。...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