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官家,前唐藩镇林立,以至于国家权威全无,五代惨状尤在眼前。所以我大宋太祖皇帝,定下了武将不得干涉地方政务的举措,一举让藩镇难题,再也不能影响朝政的运行,才有了我大宋治理万民,休养生息的机会。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与河东路,这三个地方,确实非常重要,然而如果让某人掌管当地军政大权,那岂不是藩镇重现?到时候此三镇确实强大了,会不会立即威胁到中枢呢?老臣看来,此等做法,万万不可。”种师道朗声道。
百官纷纷点头附和,还是老种稳健,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啊!
后世说起宋朝,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崇文抑武,认为是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所以强力压制武将,以免危害到他大宋江山。
然而实际上,现代人很难想象,从五代十国那个比五胡乱华还要黑暗的年代走过来的所有人,对武将掌权的忌惮和恐惧。
那短短五六十年,给所有人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所以对武人的控制,反而是整个国家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说穿了,宋朝的武将,就是在给五代十国的那些前辈们胡作非为,在还债呢。
而这样做了之后,确实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那就是民生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平稳。
虽然有个说法是“宋朝的农民起义是最多的”,然而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解,宋朝有记载的农民起义是很多,那是因为宋朝的记载比以前多了很多,许多起义都被记下来了,前面的朝代因为史料等问题,很多事情没记下来而已,比如五代十国那些残暴的统治,就真没有人起来反抗吗?怎么可能……
宋江三十六人的流窜作案都能被记下来,说明宋朝的史料比较多,但是没到一个特别多的地步,所以才会有人去统计它。
等到了宋之后的朝代,那史料就更多了,在那种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没有人会吃饱了撑的去统计造反的数量,因为真的统计不过来啊。
只有那种特别大,影响特别深远的农民起义或者造反,才会被人记住。
而宋朝在文明的程度上,是比以前前进了一大步的,不然也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朝代,不光是因为生产力提升了的原因。
毕竟生产力要提升,就得社会稳定,才能让生产力稳步提升,同时可以让提升的生产力,使得更多的普通人得到好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藩镇化,确实很难。
至少在北宋一朝,西军的那些将门,只能算半个藩镇。
而靖康之后,因为军事上的巨大压力,确实有很多地方形成了事实上的藩镇化,然而随着军事压力的减轻,南宋朝廷也马上就开始解决藩镇化——这种选择不能说错了,只能说他们已经看到了藩镇化的坏处,而对藩镇化的好处,没有什么感受。
“藩镇化确实是祸乱之源,然而我大宋,现在就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既能够整合北方各路的力量,抵御金人,又不会对汴梁的安全,形成威胁!”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种师道这话一说出来,北方三路就会维持原状的时候,王宗濋又站出来了,慷慨激昂的说。
赵桓欣然道:“卿家速速讲来。”
王宗濋对赵桓行了一礼,然后道:“官家,太子殿下虽然年轻,然而已经在军中有了足够的历练,河北河东之地,处处都有他奋战的身影!同时太子练出来的荡寇军,也在战场上有着巨大的功绩,就连金人最精锐的铁浮屠,也挡不住荡寇军一击!太子殿下是储君,也是未来的官家,自然不虞有藩镇的嫌疑,臣请求让太子出任河北方面的镇守,管理当地军民!太子威名,就算是金国也知晓,有他在河北之地,金人必然不敢南望半分!”
百官都吓到了。
什么?太子去河北镇守当地?
百官哪个不是对历史精通的,河北之地,那就是卢龙三镇的核心啊!安禄山怎么把大唐搅得天下大乱的?不就是靠着河北之地?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