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4章 小顽固(第1页)

时隔半月,袁术再次来到宛城,情况却大有不同,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在新野城外被曹操击溃让南阳豪强对他的信心也彻底崩溃。过去他们对袁术只是爱理不理,不肯出钱出人,现在干脆不让袁术进城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部曲集结起来,帮助曹操守城,与袁术战斗到底。

这就是撕破了脸,彻底决裂的意思。这就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袁术的脸上。

这让袁术暴跳如雷,恨不得直接杀进城里,砍下那些人的脑袋,一颗颗的挂在城头示众。但他自己也清楚,就凭这一万多人,别说攻城了,能不能摆出阵势都是一个问题。战鼓一响,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手里的刀会对准谁。袁术甚至不敢逼到宛城之下,只敢在宛城南二十余里的南就聚扎营,与宛城隔梅溪相望。

支撑袁术坚持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孙策尽快攻破各家的庄园,掳掠他们的钱粮和人质,逼城里那些人就范。孙策走之前约好的是十天,可是刚刚到第三天,袁术就按捺不住了,派人去何家庄园查看情况。

来回三十里,骑士一个时辰就能赶到,当天晚上骑士送回了消息。

孙策在整军,四千人整成了两千五百人。

袁术一下子蹦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他现在最愁的就是兵力不足,恨不得从天下掉下几万兵来,孙策居然还有心思减兵,你不要给我啊。

袁术有点后悔了。少年就是少年,孙策太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很想立刻派人去替换孙策,可是一想之前他夸孙策夸得快上了天,现在如果出尔反尔实在说不过去,而且以孙策的暴脾气,突然夺他的兵,弄不好会激怒他。

好在只有十天。袁术咬了几次牙,跺了半天脚,决定还是等一等。如果十天之内孙策无法完成任务,一定把他换掉。

虽然决定等孙策几天,但袁术却不能完全放心,每天都派骑士去关心孙策,查看进展。

——

孙策坐在马背上,看着正在忙碌的黄家父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一位名士,活生生被他引导成了工程师,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即使这位名士原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士,对机械这些工匠之事的兴趣一直超出常人,但让他如此用心,孙策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就没有白辛苦。

更别说黄承彦在建造巨型抛石机的时候带了一批徒弟,他的工程师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放!”令旗手一声令下,一个大汉抡起手中的大锤,猛击机关。机关落下,沉重的配重物落下,长长的吊臂将一百多斤的石块甩上了天空,石块飞出四百多步,轰然落地,砸得大地为之一颤,气势惊人。虽然离目标还有十七八步远,精度却足以让孙策满意。

石头刚刚落地,一群人就行动起来,有的将石头搬上牛车,拉回抛石机的位置,有的拉着绳子测量落点离目标的的距离,大声地报出数字,有的人则拿着木板和笔墨,一句大声回应,一边记下。

“士元,你记着今天看到的这些事。”孙策用马鞭指点着忙碌的人群。“将来史书上会留下一笔。”

庞统挽了挽马缰,礼貌地笑了笑,却没说话。孙策见了,有些不满意。这熊孩子,年纪不大,思想怎么这么顽固。

“你不相信?”

庞统挠挠头,虽然有些紧张,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将军,我不知道将来的史书会不会记这样的事,但我读过的史书没有记这样的事。”

“那是因为以前的史书不全面,记事太简单了。”

“圣人重微言大义,在道不在术。”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