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都司(第2页)

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军制,也就是所谓募兵制的局限性。

从明中期,卫所败坏以后,大明朝便只能用募兵打仗,但募兵这东西,是有局限性的,确切的说,比较适合在野战部队中施行,但在如辽宁或是陕西这种边防地区,就不太合适了。

一方面,是消耗太大,养一个募兵,需要财政直接拨款,边区本来经济就困难,再这样搞,很容易造成民生困难。

另一方面,也的确是浪费,毕竟真要正面出击作战,完全可以直接调动野战部队出击,长期在边疆保持募军,很容易造成五代那种穷兵黩武的问题。

对此,刚刚被从左都御史位置上,出任新的辽宁经略使的王夫之提出了一个颇有可行性,且一举多得的建议。

重建各省都司

当刚听到这个建议时,众多宰相都觉得荒谬,毕竟朝廷才刚刚废除了各地都司,而且都司也早就成空壳了,莫非还要恢复卫所不成?

但朱由榔等人略做思考,却是马上反应了过来

这的确是一步妙棋

王夫之所言的都司,并不是过去作为一省卫所最高长官的都司。

按他的说法,现在的大明的确是没有卫所了,但却有另一股庞大的准武装力量——民兵。

是的,当初为了北伐,能够快速补充足够的有效兵源,江南各地都在农闲时进行了广泛的民兵训练。

王夫之认为,完全可以把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并持续下去。

尤其是北方,其实更合适,朝廷出钱粮、农具,并且划分土地,安置流民,而这些获得了土地的流民,便可以在边地安顿下来,并在农闲时进行固定的军事训练。

以轮流执勤的方式就近应召入边防军参与边防。

应召服役时,朝廷给予部分薪饷补贴,但这种轮流服役,时间不长,又不至于造成太大负担。

而且这些边户可以聚集于堡寨、卫城,本身就是对周边以及境内的游牧、游猎部落的常态威慑。

这是“寓兵于民”。

而过去,民兵主要是由各地府县主官来组织,王夫之以为这毕竟是军政不分,过去战时特殊时期,倒也罢了,日后肯定不能长期维持。

既然如此,干脆就将所有相关工作剥离出来,在各省另设一个都司统摄。

对于朱由榔本人而言,这倒也不难理解,不就是“生产建设兵团+预备役”嘛。

当然,具体上肯定差别还是不小,现在的明朝行政制度,还是粗糙多了。

但他对王夫之的建议,还是颇为欣赏的,其余宰相们也都表示认同。

而且朱由榔还依据自已的后世所了解的共和国预备役制度,增加了一些细节。

比如,各省都司,还是应当统辖部分募军精锐,但这些军士并非作为独立部队存在,而是分散作为几个散装师、营骨架军官、士官,在必要时刻,就可以直接征召民兵,作为基层士卒填充进去,届时每个省就能迅速集结出几个师来。

当朱由榔自以为“英明”,向众多大臣阐述了自已的“先进理念”后,却发现众人没有什么太多惊讶。

事实上,这种类似制度实践,早在西汉就有了。

而之所以说是一石数鸟,乃是因为这还能解决另外两个让中枢头疼的问题。

一个是退役军士安置问题,这仗也打了快八年了,就算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这时候也该退役回家过日子了。

但这些人长期服务于军旅,一身本事不好浪费,且如果安置不妥当,很容易变成不稳定因素。

如今看来,这个预备役就是个好办法,干脆在分赐土地、财帛的同时,让他们担任各地民兵教官和预备役的骨干军官,也算发挥余热。

其次,便是北伐功臣们的待遇问题

大明的野战军也就那几个,都督的萝卜坑也就这么多,可积累的功臣们,不可能只做爵位、散阶上的晋升,不搞职务调整吧?

加一品衔,封侯爵郡公的总兵?不合适吧?

左军的白文选就是典型,从尧山就开始的主力战将,就是因为萝卜坑不够,现在还是个总兵差遣。

现在却是有办法了

都督不够?

一个省给你安一个都督!就当是“省军区司令”了

不是重建都司吗?直接将各省都司军事主管,由都指挥使改为都督,这下萝卜坑不就多起来了嘛。

热门小说推荐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我是光明神

我是光明神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