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就是他的态度。
可这样的态度真的是对的吗?
朱元璋以前很坚决,但现在,他有点迷茫。
朱由检的话,让他忍不住想起自己当年还是小老百姓的时候。
这种舍身处地为百姓思考的皇帝,竟然让朱元璋感到有一点点的温暖。
……
【“陛下,无论参与西北叛乱的人到底是蓄意谋反还是被煽动的无辜之人,他们的行为总归是属实的,罪行也是一定的,有必要这样深究吗?”】
【杨嗣昌站了出来,不太理解朱由检的说法。】
【其实,大部分站在这里的大臣们,同样也是这样的想法。】
【与其在这里讨论西北叛乱的根本原因,不如想想办法,看看如何出兵镇压这些人来的实际。】
【朱由检也不恼怒,只是平静的笑道:“刚刚朕说过,要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不搞清楚,打再多仗也都是胡打。”】
【“至少,咱们现在已经证实了一个问题,西北叛乱所谓的十万之众,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无辜的良家百姓。”】
【“既然这个问题被证实了,那么咱们就应该讨论下一个问题。”】
【“这些无辜的良家百姓,是不是朕的子民,或者说,他们原本是不是应该是朕的子民?”】
【此话一出,奉天殿内的大臣们都默默点头。】
【这确实无可厚非。】
【西北叛乱,十万之众,不可能凭空而来,这些人大概率都是曾经的良家百姓。】
【先不说这些百姓究竟是如何参与叛乱,在此之前,他们至少是良家子,既然是良家子,那毫无疑问是大明皇帝的子民,也就是朱由检的子民。】
【见大臣们默许此事,朱由检继续分析道:“所以,这些曾经的良家百姓,便是我们的朋友。”】
“有道理。”
“咱们老百姓其实很简单啊,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可能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说的对,谁不想过太平日子?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小陛下真是英明,分析的头头是道,一下子就把叛乱的局势分析出来了。”
大明各个时期的人们,听到朱由检的话,也都表示认同。
历朝历代的叛乱是怎么产生的?
人数又是从何而来?
其实,大概率都是曾经的良家百姓,因为走投无路,只能官逼民反。
这可不是猜想,而是史书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的。
秦朝时期的陈胜吴广,也是普通老百姓,只是因为延误服徭役的日期,走投无路之下,只能起兵反秦。
而跟随他的那些叛军,也全都是一些老百姓。
汉朝末年的黄巾起义,同样也是如此。
其实各朝各代,全都是被时代裹挟的老百姓,成为成功者的垫脚石。
可无论哪个时代,都没有人像朱由检一样,将这件事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说出来。
喜欢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天生废材,遭遇龙神附体。继承了神龙的意念和能力,生鳞幻爪御水龙息行云降雨,肉身无敌。在这个人人都想屠龙的时代,李牧羊一直生活的很有压力。...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