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佶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杵着木棍来到一户冒着炊烟的人家前,站在篱笆院子外,用刚学来的衢州方言喊道:“能否给口饭吃?”
“赶紧滚!”
一个面容黝黑的汉子手持锄头走出来,骂骂咧咧的驱赶。
见状,赵佶只得转身离去。
目视着他的背影,汉子啐了口唾沫,嘀咕道:“老子自个儿都没饭吃,哪有余粮给你这腌臜玩意儿。”
一连问了几家,都被赶走,赵佶心灰意冷的坐在地上歇息。
他如今身子虚的很,走一小段路就气喘吁吁,浑身发软。
忽地,赵佶发现村子不远处有一条溪流。
心念一动,立即起身朝溪流走去。
溪流不深,只没过膝盖,赵佶小心翼翼地下了水,打算抓两条鱼吃。
但他哪里知道,这溪流就在村口,平日里没少被村民摸,就算有鱼,还能等得到他?
在河中摸了足足一刻钟,鱼没抓到,倒是摸了一些螺狮和几个河蚌。
蚊子再小也是肉。
赵佶捧着螺狮和河蚌,喜滋滋的上了岸,一番挑挑拣拣后,最后选了一户还算完好的草屋。
在草屋里搜寻了一遍,最后只找到一片陶片,又找来一些干草和树枝,正准备生火做饭时,赵佶这才发现,没火折子。
忙活了半天,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
赵佶颓然的坐在地上,心情跌落谷底。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小院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宋璟第一,李广无双。燕许手笔,李杜文章。通有一心,绾无他肠。鸟鹊识李,草木知张……”
赵佶侧耳倾听,发现孩童读的是《十七史蒙求》。
赵宋文风昌盛,孩童蒙学的书籍也比隋唐更加丰富。
除开《百家姓》与《三字经》之外,还有《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神童诗》等诸多进阶启蒙读物。
“洪武讽帝,方庆悟君。好礼卧马,申屠断鞅……”
听到这句,赵佶忍不住出声笑道:“小娃你背错了,是好礼卧马,申屠轫轮,明日该被先生打掌心喽。”
背书的孩童不干了,当即放下书本,反驳道:“俺没背错,俺娘教的就是断鞅,伱这叫花子懂个甚。”
赵佶说道:“你娘学问稀疏,也敢教你,岂不是误人子弟?”
“你放屁!”
孩童气鼓鼓的瞪着他。
赵佶也不恼,琢磨着该如何找这孩童借火。
这时,一名小妇人从屋内走到院子里,看着不远处的赵佶,先是屈膝行了个万福礼,而后柔声问道:“敢问这位大官人,好礼卧马,申屠断鞅,错在哪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刚刚说人家坏话,人家就出来对峙了,赵佶有些尴尬拱手还礼,口中说道:“此句最早出自《后汉书。申屠刚传》,光武帝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后有郭宪谏光武帝,有‘拔佩刀以断靷’之事,唐人李瀚将这两件事混淆,因而才有了申屠断鞅之说,然则申屠轫轮才是正典。”
闻言,小妇人面露恍然之色:“受教了。”
见赵佶官话讲得极好,字正腔圆,且学识渊博,虽面容狼狈,却气度不凡。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天生废材,遭遇龙神附体。继承了神龙的意念和能力,生鳞幻爪御水龙息行云降雨,肉身无敌。在这个人人都想屠龙的时代,李牧羊一直生活的很有压力。...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