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大汉,劫狱就相当于谋反和叛乱,甭管王温舒是不是冤枉人了,但是他作为大汉的官员,代表的就是大汉的统治秩序,小九他们要是真的选择劫狱的话,哪怕凭他们的身份,他们不大可能被判处死刑,更不会连累全家(毕竟他们全家也包括了刘彻他们),但是他们到时候肯定是有理都变没理了。
小姑娘问,“王温舒只是判了他死刑,但是应该还没有来得及行刑吧?”
“还没来得及。”王定摇摇头道,“陶大现在只是被关押在牢里,不过他具体是什么情况我的人没有打听到,因为他们根本不让陶家人去探望。”
“还没来得及行刑就好。”小九想了想,然后对王定道,“我们现在先去一趟陶家吧。”
“去陶家?”王定有些意外,因为他以为小姑娘既然没打算劫狱,那么她想要救陶大的话,最快的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直接去找王温舒,让他放人,二是直接去找刘彻,让他命令王温舒放人。
结果让王定没想到的是,小九压根没有想过去找王温舒或者刘彻,而是选择了去找陶家人?
“昂。”小九说,“既然我们都知道陶大状告孙蛮不算是诬告,那么王温舒的判决肯定就是诬判了。”
没错,是诬判不是误判,因为王温舒本身也是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只不过他不在意罢了。
“既然王温舒的判决有问题,那么谁最有资格上诉?那当然是陶大以及陶大的家属了。”
由他们亲自去上诉的话,那么完全合理又合法。
王定一听,认同地点点头:“小九你说得没错。”
在大汉的法律中确实规定了一个案子,如果已经被判决了但是人心不服的话,那么确实是可以进行谳狱。
所谓的“谳狱”,其实就跟上诉是一个意思,早在高帝七年,汉高祖就曾颁布诏令,确定了谳狱制度,允许案件逐级移送,若是送至中央连廷尉的判决都不能让人心服的话,那么将会由皇帝亲自审判。
汉高祖等几位大汉皇帝定下这样的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只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上面的人怎么说,下面的人就会怎么做的。
谳狱制度确立至今已经有八十多年的时间了,然而能够成功谳狱的犯人却少之又少,不是这么多年来大汉都没有冤假错案,而是冤假错案的受害者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上诉。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冤枉人的人比任何人都知道被冤枉的人是冤枉的,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级官员的不作为或者官官相护。
哪怕汉景帝意识到这种情况后曾再次颁布新的诏令——狱疑者谳,有令谳者已报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⑴——但是仍然不见多少成效。
不过别的被冤枉的犯人或许想上诉都没有机会,但是陶大肯定是有的,因为他遇上贵人了。
王定一边想着,一边低头看了一眼小九,见小姑娘虽然收了刀,但是眉眼间仍然萦绕着一股腾腾杀气,心想他这个小姨子刚刚真的没有一秒想过去劫狱吗?
他怎么那么不信呢?
……
陶家原本只是长立街里普普通通的一户人家而已,但是因为近日一连串的事情,使得他们家都出了名了。
平心而论,大部分的人都是同情陶家的,尤其是得知陶家年逾七十的老祖宗难得从乡下进城来大曾孙一家,结果却遭此横祸——不仅亲眼目睹自己的玄孙女险些被恶霸抢走,自己还活活打死——稍微有点同情心的人听说这件事都觉得陶家一家子的人都可怜。
然而任谁也没有想到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陶家的当家人状告恶霸孙蛮,原以为能够让坏人付出代价,但是谁能想到最终被判死刑的人居然是死者和受害者的家属。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长立街的百姓们都哗然了,毕竟大家都觉得孙蛮强抢民女是事实,打死陶家老太爷也是事实,他最后肯定逃不过一个死字的,结果谁知道最后活不成的竟然是去状告孙蛮的陶大。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