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特洛伊战争真的发生吗
特洛伊遗址
荷马像
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美女海伦
三千多年前(公元前13世纪末),特洛伊爆发了一场神、人共同参与的战争——特洛伊战争。闻名于世的《荷马史诗》便取材于这场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个神的天国,住着掌管一切的天神宙斯和王后赫拉,他们有成群的儿女,如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赛冬、战神阿瑞斯等,他们威力无穷,拥有种种特权。一天,大地之神感到负担太重,请求宙斯减少压在他身上的人口,宙斯便制造了互相残杀的“特洛伊战争”。
不过,人们关于这场战争的经过,主要还是从《荷马史诗》中了解到的:一次,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渡海到斯巴达(古希腊的一个城邦)做客,适逢斯巴达王麦涅拉俄斯外出奔丧。王后海伦接待了他,海伦美艳动人,深深吸引了帕里斯,帕里斯设法拐走了海伦。麦涅拉俄斯闻讯赶回,但已追赶不上。他向自己的哥哥迈锡尼王阿加门农求援,阿加门农号令希腊盟友,组成一支拥有1186只战舰和10万大军的联军,直奔特洛伊城下。阿加门农手下拥有众多良将,如勇猛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善于辞令的涅斯托尔、大嗓门的狄奥麦德斯。特洛伊人在王子赫克托尔率领下,联合附近部落,殊死抵抗。希腊联军连续九年攻不下特洛伊城。到第十年,联军将领间发生争吵,阿喀琉斯退出战斗,特洛伊人趁机反攻,希腊联军损失惨重。直到阿喀琉斯重返战斗杀死赫克托尔,阿卡亚人(即希腊人)方转败为胜。但特洛伊城堡依然岿然不动,难以攻克。
随后一个叫伊派俄斯的人,在女神雅典娜的授意下,献出一计:阿卡亚人烧毁了自己的营帐,佯称回国,在特洛伊城外留下一只大木马,里面躲藏了许多勇士,包括俄底修斯。特洛伊人信以为真,将木马当做战利品拖回城内。这时只有海神庙的祭司拉奥孔怀疑这匹木马,警告特洛伊人:“你们怎能相信敌人留下的东西没有诡计呢?”雅典娜立刻派两条毒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缠住,还咬死了他们,特洛伊人惊慌失色,以为拉奥孔冒犯了神灵,便不再怀疑木马有诈。
当晚,特洛伊人载歌载舞,大摆酒宴,欢庆胜利。深夜,人们尽兴而散,疲劳的特洛伊人进入梦乡,城市死一般寂静。这时阿卡亚的勇士从木马里爬出,偷偷打开城门,等候在城外的联军一拥而入,围攻十年不下的特洛伊城就此陷落,特洛伊城被洗劫一空,青年男子被杀,妇女儿童沦为俘虏,昔日繁华的城堡顿时成为一片废墟。由此,西方人将“特洛伊木马”喻为用诡计欺骗别人,流传沿用至今。
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是否有特洛伊城和特洛伊战争众说纷纭,难辨真假。
在所谓的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人们对《荷马史诗》深信不疑,认为那是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后来的罗马人对《荷马史诗》真实性的信念也依然没有动摇,他们称特洛伊为伊尔昂,并在小亚细亚北部兴建了一座名叫新伊尔昂(新特洛伊)的城市。但是,自从18世纪开始,学者们对此提出了质疑。许多人怀疑特洛伊曾经发生过战争,甚至更有一些人怀疑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存在。至少怀疑荷马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人而非一系列诗人的存在。特洛伊和特洛伊战争被看成是模糊不清的神话或传奇。
19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人们对包括特洛伊战争在内的古特洛伊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过去的几年中,来自近20个国家的35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了一项对特洛伊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这一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其文明活动从公元前3000年早期青铜时代开始,直到拜占庭定居者于公元1350年放弃了它。
根据专家们对考古遗迹的研究,得出结论:大致可断定特洛伊城大约是在公元前1180年被摧毁的,可能是因为这座城市输掉了一场战争。考古人员在遗址处发现了大量相关证据,如火灾残迹、骨骼以及大量散置的投石器弹丸。
考古专家们说:“当年荷马必是想当然地认为他的听众们知道特洛伊战争,所以这位行吟诗人才会浓墨重彩地刻画阿基利斯的愤怒及其后果。荷马把这座城市和这场战争搭建成一个诗意的舞台,上演了一场伟大的人神冲突。”然而,在考古学家看来,《荷马史诗》还可以在一种完全不同的、世俗的意义上得到证实:荷马和那些向荷马提供“诗料”的人,应该在公元前8世纪末“见证”过特洛伊城及那片区域,这个时期正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荷马史诗》的形成年代。
关于特洛伊城的考古工作和特洛伊战争的研究工作仍然在继续。几十年前,那些坚持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们曾是少数派,他们的学说曾被主流学术界嗤之以鼻。然而,随着近十几年来相关考古活动的突飞猛进,当年的少数派如今成了多数派。而今天的少数派,那些坚决否认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只能用一句“特洛伊没有任何战略意义”的说法支撑他们的观点。现在大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特洛伊绝不仅仅是一个古希腊神话中的著名城市,它也是一座确实存在过的“失落之城”。作为远古时期的强国,特洛伊坐落于小亚细亚西北部地区,俯视欧亚之间的贸易通道,由此而富裕强盛,但也因此被卷入战争的漩涡。青铜时代后期的特洛伊曾经发生数次冲突,这种类型的冲突可能为数世纪的人所记忆,并代代相传,从而为荷马的传奇故事提供了素材。
然而。我们还不能确定荷马吟诵的“特洛伊战争”是不是对这几次冲突的“记忆蒸馏”,究竟是特洛伊战争成就了《荷马史诗》,还是《荷马史诗》成就了特洛伊战争,是不是的确发生了一场值得后人永远追忆的大战争,这一切都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2。马拉松是起源于战争吗
马拉松塑像
“飞毛腿”斐迪辟
马拉松会战遗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项目中有一项是马拉松赛跑,比赛距离是42公里195米。为什么叫马拉松?为什么不多不少要跑这么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和希腊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公元前500年,在波斯帝国占领下的米利都爆发了由希腊人支持的爱奥尼亚人的起义。那时候,统治波斯的是国王大流±一世。他早就对繁荣富庶的希腊城邦垂涎三尺,于是就借口希腊人参加了起义,要向希腊发动战争。大流士一世派遣许多使者到希腊各城邦去,威胁他们向波斯敬献泥土和水,意思是要这些城邦表示臣服,否则就要毁灭整个希腊。许多小的城邦不敢违抗,但是雅典人和斯巴达人把使者扔进井里,对他们说:“井里有泥又有水,请自便吧!”这两个城邦决心和大流士决一死战。
这样,大流士在公元前490年向雅典发动了进攻。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波斯是个强大的帝国。雅典和斯巴达不过是小小的城邦,而且斯巴达同雅典也因为以往的宿怨而不够团结?当雅典向斯巴达请求援兵的时候,斯巴达人却说:“要等满月。”不过雅典人的有利条件在于其著名的兵役制度。根据公元前600年左右著名政治家梭伦制定的法律。军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最有钱的人,担任军队中的领导职位;第二等从乡村贵族中选拔,组成骑兵;第三等是富有的农民和手工业作坊主。第四等是手工业者和小的土地所有者。
他们自费购买兵器和甲胄,充当重甲兵,使用的武器是一根2米长的沉重标枪、一把希腊短刀和一面金属盾牌,全副甲胄和武器重30多公斤;第四等包括贫穷的手工业者、小土地所有者,他们有的成为陆军中的轻甲兵,武器是普通的标枪和弓箭,有的充当战船上的划桨手。雅典的军队就是由这四部分人组成,他们都决心为保卫自己的家乡而战。波斯兵主要是由奴隶和用钱雇来的外国人(大部分是被征服的希腊人)仓促组成的,纪律松弛,士气低落。从质量上讲,雅典军队无论是士气、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都比波斯军队要强得多。
雅典军队的战术也比波斯先进。雅典采取以重甲兵为主力的方阵队形。战斗时,手执长矛、盾牌的步兵组成密集行列向前冲锋,两翼由轻甲兵和骑兵掩护。这种队形的攻击力很强。波斯人的编队是干人、百人、十人一股,不是一个整体。步兵、骑兵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波斯的精锐部队仅仅是国王的御林军,包括号称“百战百胜”的步兵1万人,长枪步兵1000人,长枪骑兵1000人。
波斯人把战场选择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岸边,这儿是三面有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波斯人想和雅典人在平原上进行骑兵决战。他们从海路运去马匹和骑手,登陆的步兵、骑兵各有1。5万人。其实,这个战场并不利于波斯军队的进攻,反倒有利于雅典人的防守。雅典人控制了各个山义,就封锁了波斯军队到雅典去的道路。
波斯人完全低估了希腊方阵的攻击威力,他们布置了传统的阵势,步兵在中央,骑兵在两翼。指挥雅典军队的是米太亚得。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波斯军队中服役,熟悉他们的战术。米太亚得在两翼布置重兵,中间用方阵重甲兵挡住波斯骑兵的进攻,然后从丽翼包抄过去,迫使波斯全军后退了1。5公里。雅典军队乘势袭击了波斯的军营和在岸边抛锚的战船。波斯军队猝不及防,兵力损失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仓皇登船逃走,许多来不及逃跑的当了俘虏。这次战斗中,重甲方阵战术代替了过去单枪匹马的作战方式,是古代作战战术的一次重大变化。
战斗结束以后,斯巴达的2000士兵才赶到,他们已经没有仗可打了,只能向雅典人表示祝贺。雅典统帅米太亚得急着要让雅典城内的人得到胜利的喜讯,就派了士兵中著名的“飞毛腿”斐迪辟去报信。这位“飞毛腿”在战争开始以前,曾经奉命去斯巴达求援。据说150多公里的路程,他只用了两天两夜就赶到了。这次他为了更快地让他的同胞们听到胜利的消息,一个劲儿地加快奔跑速度。斐迪辟从斯巴达送信回来没能得到充分休息,紧接着又进行了这次长跑,使身体受到了损伤。当他跑到雅典城的时候,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只喊了声“高兴吧,我们胜利了!”就倒地而死了。
雅典人民的儿子斐迪辟永远地合上了双眼。为了纪念这次著名战役和斐迪辟,1896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定了一个新的竞赛项目:运动员从马拉松平原出发,沿当年斐迪辟跑过的路线行进,到达终点雅典城。经过精确的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为42195米。这也就是现代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马拉松战役早已落幕,但关于马拉松战役具体发生于什么时间这个问题上,科学界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几千年来,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大多数科学家根据19世纪德国学者奥古斯特·巴克的推算法,确定马拉松战役就发生在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同现代天文学家一样,巴克是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推算出马拉松之战的日期的,因为希罗多德描写了马拉松战役发生时的月相状况。
但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天文学家于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称,信使斐迪辞从马拉松平原奔往雅典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在希腊赤日炎炎的8月,而不是相对较为凉爽的9月。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拉塞尔·杜彻等认为,巴克忽略了一个地方:他没有把雅典历法与斯巴达历法的不同之处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在当时,这两个历法正好相差一个月。他们由此推算出马拉松之战,以及第一次马拉松长跑这些事件发生的日期应当是8月12日。
那份标题为《月亮和马拉松》、刊登在《天空和望远镜》杂志的报告指出,尽管两个历法都是基于太阳周期,但是,二者起始的时间不同,雅典人是把夏至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斯巴达人则把秋分日作为一年的开始。“具体说到那一年,从公元前491年到公元前490年一共有10个新月(或者10个月)。”他说,“通常来讲,从公元前491秋分到公元前490年夏至共有9个新月……雅典历法与斯巴达历法之间整整相差了一个月。”
据撰写《月亮和马拉松》报告的三位天文学家之一的杜彻称,这个研究结果也可以解释第一位马拉松长跑者斐迪辟为什么只说出那句“高兴吧!我们胜利了!”马上就倒地死去的原因。
上述观点哪个正确?历史的真相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和推敲。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2017最火玄幻作品,海外点推双榜第一张悬穿越异界,成了一名光荣的教师,脑海中多出了一个神秘的图书馆。只要他看过的东西,无论人还是物,都能自动形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