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970章 人尽其才(第1页)

陈芜瞥了他一眼道:“应该是咱家感谢阁老大人才是,若不是大人及时赶到,这场面还不知道该如何收拾呢?”

杨士奇心道:“你们三大太监都出来了,这场面还能收拾不了么!”这话儿自然不能在嘴上说的,只是点了一下头,道:“公公客气了?”

陈芜见他一身大红官服道:“杨大人这是?”

杨士奇道:“进宫见一下皇上?“

陈芜嗯了声,一旁的王振还要说什么,看了一眼陈芜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杨士奇拱了一下手,道:“老夫还要见皇上,就不呆了,今日之事多谢三位公公了?“

陈芜道:“杨大人客气了,客气了!“

杨士奇便不再多言,整整了衣衫,转身往皇宫走去。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王振低声道:“陈公公你说皇帝会改变主意么?“

陈芜双眼微微一眯,摇了摇头道:“咱们的万岁爷,看似柔软,骨子里却是个极有主见的人,这帮言官如此闹腾,皇帝心里早已厌恶,你放心吧,洪武爷的规矩一去不复返了,咱们太监也该出人头地了!”说完,看了一眼杨士奇离去的方向,也整理整理了衣衫,跟着走了上去,王振、曹吉祥立即追了上去。

御书房里,焚香缭绕。

朱瞻基站在龙案旁,手中一支朱笔随意的勾勒画卷,身旁站着两个太监,小心翼翼的侍奉笔墨纸砚。

杨士奇端坐在下首,慢慢的和这茶汤,弥漫的焚香里,君臣一派安详。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瞻基才放下了手中的朱笔,道:“杨大人今日是为了朕在宫中设置内书堂一事来的吧?”

杨士奇也不否认,点了点头道:“我朝洪武爷早定下规矩,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御外臣冠服﹐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官秩无过四品﹐并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禁令铸成铁牌﹐悬置宫门,陛下让太监读书识字,有违祖宗规矩!”

朱瞻基朱笔没停下,闻言只是皱了皱眉头道:“太监不得干政,朕自是懂的,但朕只是让他们诵读诗书而已,明白圣人之言,体会圣人之意,从而与诸位爱卿一样,行忠君爱国之举,此举朕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杨士奇道:“可祖宗的规矩……?“

朱瞻基淡淡一笑,道:“祖宗有规矩是不错,可有些规矩也需要变一变才好,当年洪武爷鉴于汉唐太监干政,操纵皇帝生死,才定下了这规矩,如今我大明经过洪武一朝、建文、永乐、洪熙四朝,各种规章制度早已深入人心,太监只管东厂,并不涉及兵权,非汉唐太监可比,朕想当年皇爷爷便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在靖难后,对太监畀以重任﹐先后派李兴使暹罗(今泰国)﹐郑和下西洋﹐侯显使西域﹐王安等督军营﹐马靖巡视甘肃。永乐十八年﹐又在锦衣卫之外增置东厂﹐委宦官主持﹐专门侦伺臣民(见厂卫)﹐宦官开始取得出使﹑专征﹑监军﹑分镇以及刺探臣民隐情等大权,让太监人尽其才,为大明兴盛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杨士奇心里十分的明白,大明洪武皇帝定下那套规矩,其实从他死了之后,就没多大的效力,这倒不是后来的子孙多么的不孝,而是朱元璋定下的那套规矩,很多的事情对朝政根本就不适用,这些不身居高位是看不到,也想不到的,就比如大明的户部税收,虽说朱元璋一心体恤民力,登基之后就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田赋定到最低,新垦土地更免三年徭役,匠籍制度下的工匠们,更给改善生活,给予补贴,但基于他对户部认识不够彻底,空印案”的发生,起自明朝开国后一项财政制度:明朝地方官每年都要到京,向户部汇报是年的财政账目。地方官的财务报表,必须要和户部审核的完全无误,这样才算过关。

这看似是个简单的事,但放在当时,却极其折腾人:明朝财务制度极严,户部和地方的财务报表,哪怕有一个地方核算的不对,就要重新造册申报。造册倒还好办,盖章却是难题。地方官造好图册,在地方上盖好印章,等到了京城核对,一旦发现有错,就要再回到任地,重新造好册后再盖章,然后再跑京城,这就等于脱裤子放屁,官员折腾不说,那些老百姓也跟着遭殃,被折腾的久了,好些机灵的官员,也就想出了办法。公章当然不能带到京城,但可以先拿公章,预选盖好几个空白图册,带到京城备用。一旦发现有错,就可现场办公修改,容易倒是容易,这样一来,弄虚作假的也就多了,这也是大明的国库为什么数字永远大于银两了,一碰上战事,国库总会缺银子。

再比如,对于海禁,在明代以前,中国历代王朝并未实行过海禁,特别是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宋代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宋王朝疆域狭小,又兵额庞大,单靠农业税无法维持巨额财政支出,逼得宋朝政府将目光投到商业和海外贸易上,宋高宗就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因此宋王朝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招徕外国海商的措施。到了元朝,统治者更是采用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和对外出口(在特定时期也曾禁止私人出海贸易,为时甚短),其市舶管理和征税制度愈加完备,再加上中外海商“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所以元代的海外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海外贸易所带来的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成为元王朝的“军国之所资”。因为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可大明建立后,为彻底消除海禁的隐患,他强制实行移民政策,于洪武二十年逼迫浙江舟山岛城区和镇外两里以外的居民和其他四十六座山(岛)的居民徙迁内陆。在执行这一政策过程中,其罔顾百姓财产、性命的野蛮性随处可见,比如硬性规定迁移以三日为期,岛上居民一时难以在规定时限内筹集到那么多船只,只好“编门户、床箦为筏”,淹死者很多。明初在沿海负责军事的是信国公汤和,他移民时则规定:“午前迁者为民,午后迁者为军!”

尤堪慨叹的是,“明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朱元璋的这些思想和措施都被立为“祖训”,要后世子孙奉行不渝。在朱元璋身后,海禁到永乐年才慢慢有些松弛,但始终未废除,可以说对大明的壮大又是一个重大影响。

最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对商业的那一套就更行不通了,从汉唐到两宋,商人的地位还是在不断上升的,商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到南宋时,甚至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国库的来源之一,南宋疆土不及大明一半,却是养活了比大明还要多的人,在后期抵抗鞑子铁骑五十多年的战事,可以说南宋的商业功不可没,即便是鞑子朝廷,也对商业极为重视,可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由于自身的认识不够深刻,在与刘基讨论怎样减轻百姓负担时,说:“今日之计,当定赋以节用,则丨民力可以不困;崇本而祛末,则国计可以恒舒。”认为,节省开支可以减轻老百姓负担,使其不致陷于贫困;“崇本祛末”则国家财政可趋宽裕。洪武十八年九月,更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弊者。先王之世,野无不耕之民,室无不蚕之女,水旱无虞,饥寒不至。自什一之途开,奇巧之技作,而后农桑之业废。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之,欲人无贫,得乎?朕思足食在于禁末作。”把商业视为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抑商之意溢于言表。为此,他不惜定下种种规矩。

第一防止商人队伍扩大,千方百计阻止农民经商。苏、松、嘉、湖、杭五郡地狭人稠,“细民无田以耕,往往逐末利”,洪武三年,“令五郡民无田产者在临濠开种”。采取移民屯垦的方式阻断无田农民的经商之路。如果说,这种方式尚有较温和的仁政色彩的话,那么,在他晚年便散发着一股“血腥味”了。洪武二十四年,太原府代州繁峙县令上奏:本县有农民三百余户外逃,累岁招抚不还,乞令卫所追捕。朱元璋览奏后,谕户部:百姓安土重迁,假使衣食足给,岂肯轻去其乡?听其“随地占籍”,“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若离乡农民不务耕种,专营商业,则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人,准予逮捕。用暴力把农民重新赶回田园,不允许他们离开土地。使商人数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

第二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

热门小说推荐
特种奶爸俏老婆

特种奶爸俏老婆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医品宗师

医品宗师

他是武林中最年轻的武学宗师,拥有神秘的绝对手感,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学的大一新生,本想低调的学学医,看看病,恋恋爱,可在一次中秋晚会被迫表演中震惊...

花娇

花娇

郁棠前世家破人亡,今生只想帮着大堂兄振兴家业。  裴宴(冷眼睨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小姑娘的总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难道是觊觎裴家宗妇的位置?  郁...

医妃惊世

医妃惊世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