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以国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谓至贪,是愚主之极也。将以求富而丧其国,将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是无他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觉矣。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两份奏章所给出的信息量无疑是宣宗大感满意,心里嘀咕了声:“总算他们知趣?”
又继续听了几篇后,所奏请的内容大同小异,多半言其大明商业的繁荣昌盛,朝廷收取商业税的种种好处,至于具体措施反而只字未提,过了最初的高兴劲儿,再停下去就索然无味了,宣宗摆了摆手道:“好了!剩下的不必念了?”
“是!”
金英恭恭敬敬的应了声,将怀中的奏章放在了龙案上,退到了一旁,不知想起什么,又先前走了一步,道:“皇上,徐指挥使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了……?”
宣宗哦了声,道:“朕知道了?”说完看了一眼殿外,眼里的柔和慢慢退了干净,换上的是一抹杀气,他当然知道徐勉等候的意思,今日两人是杀还是放宫中还没给信儿,他岂敢胡乱做主张,按说这种臣子骂皇帝的事情在大明朝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皇帝早已见怪不怪了,纵然是象征性的抓了几个人,隔了不久也就放了,毕竟皇帝也不想落下一个痛杀臣子的罪名,似汉高祖、洪武爷那等不管不顾的皇帝,千百年来可没几个,再者他们的功勋足以照耀后人,纵然杀的功臣再多些,史书也会记上浓浓的一笔,谁让人家是开国皇帝,而后面的皇帝可就没那么好了,作为守城之君,要做的就是守着祖宗打下的江山,继承前辈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他们既没有祖上莫大的功勋,却要承担祖宗留下庇护,为了博一个好名声,不得不有所顾忌,这也是为何历代开国皇帝大杀有功之臣,而守成之主却极少杀臣子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一点,宣宗可谓心知肚明,所以登基之初,极少动用皇帝至高无上的生死大权,痛杀大臣,即便是偶有过分的大臣,也只是责令致仕罢了,总体来看,这六年他所作所为不失为一个守成之主,按照他的心思,这份念头大可继续延续下去,可今日李匡、李时勉二人言辞太过放肆,一旦就此放过了他们,难免让天下人轻视了朕,再者此等风气一开,日后头疼的事情可就多了,况且从另一方面看,这件事关乎谁对谁错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稍有不慎丢了可是皇帝的脸面?”给予这些顾虑,他是有心可这两人一点教训,让他们明白明白,天子的脸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骂,都能欺辱的。
见皇帝迟迟没说话,金英也不敢催促,恭恭敬敬的站在了一旁。
宣宗思索了许久,似有些下不定主意,忽见太子一旁玩耍,忍不住问道:“镇儿,你看这事儿父皇给如何是好?”
太子今日一直陪着宣宗,虽说年纪小,与军国大事所知并不多,但今日这事儿他却是从头到尾的看在眼里,听在耳朵里,倒也知道的清清楚楚,此时听得父皇询问,到有几分小大人的模样,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用稚嫩的声音道:“父皇该对这两人严惩不贷?”
宣宗本只是随口问问,并非将这事儿当真了,却不想太子却又了主见,先是惊愕,随机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这是为何?”
太子道:“回父皇的话,父皇是天之子,是万民之君,父皇要做的是天下计,要看的是百年千年的路,要谋划的是我大明千千万万的子民的安居乐业,要巩固是祖宗留下的万里江山,收商业税目的在此,父皇何错之有,李匡、李时勉二人明知父皇心意如此,却弃之不顾,公然上奏,其心可诛?”
“说得好!”宣宗一脸的高兴的道:“昔日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当时,齐湣王很强大,南边在重丘战胜了楚国宰相唐眛,西边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其国君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就向乐毅询问有关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回答说:“齐国,它原来就是霸国如今仍留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可不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于是燕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别人去联合楚国、魏国,又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诱劝秦国。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湣王骄横暴虐对各国也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
乐毅回来汇报了出使情况,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此战,乐毅大获成功,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燕国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燕昭王大喜,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昌国君。
然后好景不长,很快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赵国对乐毅十分尊重优宠借此来震动威慑燕国、齐国。
乐毅被撤后,齐国乘机与燕国交战,大败燕国,收复了全部失地,惠王这时才有些后悔,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先王把整个燕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正遇上先王辞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误了我。我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不想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从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
为了表示表示自己的诚意,惠王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后来燕王喜想攻打赵国,询问乐间,乐间劝阻,燕王喜不听,结果大败,割地求和,乐间也逃到赵国,惠王有点悔恨,同样写信责备说,殷纣王时,箕子不被任用,仍敢于冒犯君王,直言谏诤。商容因劝谏纣王而被贬,身受侮辱,直到国家不可救药,两位才辞官隐居,成就了美名,而你呢?我不像纣王那样凶残,国家也不像殷那么严重,常言道,家庭内部有了纷争,不尽述自己的意见,却去告诉邻里,我认为是不可取的。”乐毅为了活命,逃命江湖,这没错,可身为臣子,沐浴皇恩,却不能精忠报国,君非殷纣王,臣却不是比干,燕王不满乐家父子有错么,同样没错,身为帝王顾全的是国家的强大,乐毅身为一员罕见,关乎国家的安慰,若不能精忠报国,身为帝王有些提防也是应该的,可见这事儿上燕王有错么,没有错,或者说有错也不算错了。
昔日淮阴侯为平民百姓,其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可谓是一名不值,世人无人知他韩信的大名。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大周皇子周元,原本拥有圣龙之命,却被敌国武王以亿万大周子民为要挟,蟒雀吞龙,夺走其圣龙气运。 周元入祖地,遇夭夭重开八脉,再踏征途。 少年执笔,龙蛇...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生存,很容易。 生活,很艰难。 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 我族,誓不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