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二章 本王是来纳税的(第2页)

“哦,裴公啊?裴公说他身体欠恙,今日未来办公!”窦琎心中那个高兴啊,李元吉失势了又能怎样?失势了也是个王爷啊,外甥这么给面子,自己这个当舅舅的怎能不给外甥面子呢?

先前负责通报的那官员瞬间面色一黑,心中早已是将窦琎骂了七八十遍,你特酿的会不会说话啊?没来和未来是一个意思吗?

“哦,裴公今日未来办公呀!”李元吉强忍着笑意,大声的嚷嚷着。

这裴矩也真是有趣,难道自己真的像一头老虎吗?听到自己来了便赶紧躲起来?

杂物间的裴矩也恨不能出去朝着窦琎的屁股狠狠的踹上几脚,你丫的在户部整日嘚瑟,老夫也没打你小报告啊,你特酿的怎么竟在关键时刻卖人?

出去?不出去?

算了,还是不出去吧,出去了只会更丢人。

“既然裴公不在,那边算了,今日本王是来办公事的,找舅舅也是一样的。”裴寂年纪那么大了,也没几天好日子可过,万一要是把老家伙给吓死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元吉伸手从余仁手中接过账簿,递给窦琎:“舅舅,今日本王是来纳税的,你赶紧让人算一下。”

虾米?纳税?

杂物间的裴矩险些没能站稳,被李元吉的话语给雷的不轻,有木有搞错?纳税?你是齐王也不能没事逗俺玩啊。

“元吉呀,别闹了,快些回去吧,你都是齐王了,还纳个什么税啊?”窦琎满脸的尴尬,饶是不学无术,他也知道李元吉没安好心,虽然不管户部的事情,但不代表窦琎不知道户部是真的没钱了。

联想到近日李元吉的开销的确有些大,今日也这么给自己面子,哎,算了,谁让我是他舅舅呢。

窦琎悄悄上前两步,低声说道:“元吉,户部是真没钱了,舅舅知道你最近开销比较大,这两天舅舅筹些钱财给你送去先应应急。”

李元吉一脸大写的尴尬,难道本王脸上就写着要钱两个字吗?为毛就是没人相信自己呢?说好的信任呢?

“舅舅,本王并不缺钱,今日也的确是来纳税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账簿塞到窦琎手中再说。

“元吉,你是王爷,不用纳课的啊……”这外甥今日这是怎么了?脑袋坏了不成?长这么大从来都没纳过税,为毛今日非要纳税不可?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吗?

李元吉一听,顿时不乐意了。

钱,自己的确挺缺的,几十贯钱户部也看不到眼里,更何况户部也从来都没有直接收取过税赋,都是下面的衙门收完之后上缴到户部的。

但今日这事无关钱多钱少,不论多与少,他都必须要交,不仅要交,还得堂堂正正的交。

“王爷怎么了?王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呢,王爷就不应该纳税吗?”窦琎还想再劝,李元吉哪会给他这个机会?直接眼睛一瞪:“舅舅赶紧吧,本王时间紧着呢,一刻钟上百贯的收入,再不给本王办今日本王可就赖在你户部不走了啊,多一刻钟户部就得赔我一百贯。”

窦琎欲哭无泪,只能换来一名官员接过账簿当场核算。

账簿上的鬼符不认识,算了,反正下面还有记录,唤小吏拿出笔墨与筹算,一番折腾终于算明白了,丫的一共四百一十贯,这么点钱用得着来户部纳税吗?折腾人呢不是?

“四百一十贯对吧?按制有官者十税一,四十一贯,赶紧给本王签字印章!”拿出四十一贯钱,一同拿出的还有两份合约,上面应交数目与项目一清二楚,也包括了时间,所有内容写的一清二楚,只需要户部签字印章即可。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