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0章 风起云涌(第1页)

奏章再一次像雪花般飞到朱元璋的案桌。

这一次,由都察院牵头,各个士子儒生跟进,纷纷开始弹劾朱拓。

他们弹劾朱拓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朱拓在当藩王期间,私铸钱币、开采铁矿、违规扩军等等。

这些理由非常充分,每一条单拎出来,都是砍头的重罪。

他们倒也不是想让朱拓去死,而是想限制朱拓的权势,毕竟藩王势大,对朝廷来说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

再加上朱拓平日里除了皇帝,谁都不放在眼里,要是再坐拥岭南、晋地两地,与朝廷开战的话,谁也不敢保证能赢。

所以此时的朱拓,必须要削弱。

这次碰撞,实际上,是朱允炆与朱拓之间的战争。

“藩王,乃大明之剑也,负有镇守一方之责。可是若藩王势大,无法控制,这把剑就会刺伤自身。所以,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请陛下削弱肃王之权势。”

“岭南百姓富饶,土地肥沃,之前朝廷要求的税赋太低,现请求陛下,提高岭南百姓税赋,以增强大明国力。”

“请朝廷向岭南派驻军队,监视岭南一举一动,倘若有不法之心,就即刻出兵控制。”

“请陛下三思,最好将肃王软禁在京城,不得返回岭南!”

朱元璋翻阅着一条条的奏章,脸色越来越阴沉,甚至能滴出水来。

他手臂一挥,一把将案桌上的奏章全部打飞,勃然大怒道:“倘若朕没去过岭南,还真信了这些人的鬼话。他们是想干什么?难道想让朕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下方的徐达恭敬地说道:“都察院素有检举官员的职责,他们这样做,倒也合情合理。”

“徐达,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朱元璋眯了眯眼,说道:“朱拓在岭南做的事情,朕全都一清二楚!就算他在岭南胡作非为,但是呢?岭南百姓过的如此富裕,全都是他的功劳!”

“是。”徐达点点头。

朱元璋胸膛起伏不定,他了解朱拓的性子,朱拓性格跳脱,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全然不顾及后果。

就比如说,他觉得在岭南开采铁矿,能改善百姓们的生活,那他就去做了,也懒的向朝廷上报。

还有,他觉得自己兵强马壮,可以和南方的土司干一架了,那他就会率军去征服那些土司,也不管出兵是不是合理。

“朕还没死呢,来恭就想着向大孙子邀功,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难不成是要盼着朕去世吗?”朱元璋喝问道。

徐达劝慰道:“陛下,来大人或许没这个想法。再者说,老臣看肃王殿下的样子,也不像会受欺负,或许他会有办法反制。”

“不,那小子恐怕全然不管这些事情,对于他来说,这些儒生的弹劾就像是放屁一样。”

朱元璋长舒一口气,他本想将朱拓扶上位,可是这些士子儒生就像是绊脚石一样,挡在路上。www。

或许有人会说,以朱元璋的脾气,大可以为朱拓杀出一条血路,将那些反对的人统统给砍了。

朱元璋是嗜杀,但不是滥杀。就比如说,在太子朱标去世后,皇太子之位空悬,他曾经说过一句“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的话。

当时的他,有意扶持朱棣上位。

可是,刘三吾等大臣极力劝阻,最终让朱元璋放弃了这个想法。

与此同时,朱拓罕见的出现在厨房中,撸起了袖子,开始动手做美食。

肃王府的厨子和帮厨都被赶了出去。

杨荣和石景同大眼瞪小眼,呆呆的看着厨房中的朱拓,总有一种不真实感。

热门小说推荐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