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好在已经进入八月,不像院试时那样炎热,秋高气爽正是好时节,秦观将提盒和薄毯在角落放好,又重新打量了一下这间考房,这里就将是他这两天一夜战斗的地方。
巳时已到,考生全部入场,关门落锁。
这两天,没有水火天灾、皇帝御旨,考院的大门是不会打开的。
如果此时有人胆敢冲击考院,不管什么理由,都会遭到官兵的攻击,就算被杀了,你都没地方说理去。
科举考试这两天,大赵国的一切都要让路。
比后世的高考还要厉害许多。
鼓声响起,考试开始。
小吏衙役们提着竹篮,开始分发试卷、草稿纸,秦观接过考卷,能明显感觉出其厚度,要比院试时厚的多,这也说明题量肯定不小。
乡试的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这三项与院试一样,不过却多了一项经义题。
秦观打开试卷先看了一下,总计有帖经50道,墨义50道,诗赋两首,经义5道。
这个题量其实已经很大了。
尤其是经义,考官出题目,写一篇合乎标准的经义其实很难,比后世写作文还要麻烦。
有学问的考生自然不怕,可天纵奇才又有几人。普通学子要斟字酌句,其实是十分烧脑累人的。
所以两天一夜的时间,并不算很长。
对于那些帖经、墨义题,秦观有些看着眼熟,读书的时候应该是见过,可有些确实太过生僻,脑子里一点印象也没有。
不说别的,四书五经各部经典,总计不下几十万字,碰到这种掐头去尾只留几个字的题目,除非将书背的滚瓜烂熟,否则肯定懵逼。
不过。。。。
这拿不住咱们的秦二公子。
两名巡场官员过去之后,秦观的左手就摸像了手机,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熟练无比的进入科举APP,单指输入溜得飞起,在搜索栏里输入第一道帖经题。
“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
搜索。。。
答案立刻出现,这题出自《礼记》,里面的原文显现。秦观不得不感叹,咱终究还是个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啊。
现代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摸手机,上厕所手不离机,等车时手不离机,走路时手不离机,和同事、朋友、同学吃饭时照样手不离机,和女朋友约会时,两人也都扛着手机,就连啪啪到一半来了微信,都要停下腰部动作打开看看,而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
废话真多,赶紧答题才是正经事。
答案搜索出来,秦观右手毛笔刷刷刷的写个不停,这次可不像院试时,毛笔字烂成一坨一坨的,如今他有书法技能在手,运笔如飞,考卷上出现了一个个如印刷一样的台阁体。
啥是台阁体,台阁体形成在明朝初年,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楷书清秀婉丽,深受明成祖喜爱,并誉为“我朝王羲之”。朝廷的重要典籍皆委任沈度书写,于是当时的读书人纷纷效仿以迎合帝王的喜好。甚至当时的“台阁重臣”如杨士奇、杨荣、杨溥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为他们位居台阁,这种书体亦称为“台阁体”。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公文的标准楷书书体,强调书写字形、大小、粗细的统一,字体乌黑、方正、光洁。简单来说就是既漂亮又整洁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而台阁体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诞生呢,绝对算是一种新书法字体,而且其字体本身就匀圆丰满、清秀婉丽,要不然也不会被朝廷采用,绝对是一种极好的书法字体。
一口气写了十道题,畅通无阻,正是畅快无比。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天降神物!异血附体!群仙惊惧!万魔退避!一名从东洲大陆走出的少年。一具生死相依的红粉骷髅。一个立志成为至强者的故事。一段叱咤星河,大闹三界的传说。忘语新书,已完本凡人修仙传魔天记。...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