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允细细听着刘隅朗声诵读,只觉得文意深远,让人意犹未尽。
他唯恐自己记忆有偏差,拿起毛笔,轻沾墨汁,在纸上轻轻写下。
写罢搁笔,又读了数遍,双目微眯,仔细琢磨着其中意境,一时间竟然沉浸其中,过了许久,王允才缓缓回过神来。
“好,好,好。”
此刻他如饮甘露,连说三个好字。
到底是不是此子所作,一会一试便知。老夫如此年纪,竟然得此佳文,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刘隅见王允沉迷这首临江仙,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还记得这首词,要不然光靠父亲当初那份交情,恐怕自己早已经身首异处了。
人还是要靠自己!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论在哪个时代同样适用。
刘隅在王允沉醉之时,凭着前世在职场,察言观色总结出的经验,知道王允看并没有相信自己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也难怪,王允这一生历经沉浮。
曾硬刚宦官亲友,也曾诛杀黄巾乱军。
曾风光无限,一时无两;也曾深陷牢狱,险些身死。
如今身居高位,阅人无数,凭自己一首临江仙,几句言语,很难让他彻底相信,这首临江仙,就是自己所写。
考验才刚刚开始,
果然不出刘隅所料,王允沉醉片刻,就随即恢复了平静。
他望着刘隅微笑问道:“云起,在家时,都读过什么书?”
刘隅不慌不忙行礼道:“回王公话,七经都已熟读,诸子百家其他文章也曾涉猎,兵书也读过一些。”
七经者,诗经,礼记,尚书,周易,礼记,春秋,论语,孝经。为东汉学子必读儒家经典,听到刘隅熟读七经,王允微微一笑。
经学之道,熟读极易,理解不难。可领悟不易,若能学而用之,那就是大贤了。
“敢问云起,《礼记-大学》中曾有言,格物而后知至,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身修。这句话何解?”
刘隅沉思片刻,想起前世看过一篇文章。微微一笑。朗声道: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
王允微微点头,看来这少年也不是全无见识,倒也知道理解其中含义。
“如何格物?(认识万物)”
刘隅笑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刘隅此言一出,王允瞬间怔住。
这四句解释,可就不仅仅是理解了。而是已经完全领悟了格物的含义。
好一个“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领悟之深,就算是自己也难望其项背。
刘隅看出王允面上惊奇之色,他面色不变,心中却暗暗得意。
这是明朝大圣人王阳明的心学中的一句话。
阳明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升华和补充。
在后世都被奉为经典,何况是现在。
王允仔细琢磨的其中的含义,越琢磨越觉得涵义深远。
他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眼神中露出了震惊之意。
喜欢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