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8章难得仁慈(第1页)

密密麻麻,犹如蚂蚁一样出现在地平线上,哲布尊丹巴活佛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城墙上的一声大喝,清军来了,顿时让哲布尊丹巴活佛手心凉,四肢软。

看那阵势,起码有好几万人。

巨大的压力瞬间冲刺整个库伦城,本有心一战的哲布尊丹巴活佛顿时打起退堂鼓。但是想想自己投降的后果,他很快打断这个想法。

投降,也许会死的更惨。

“备战。备战。”凄凉充满绝望的呐喊,顿时响彻云霄。

城墙上一阵慌乱,被强迫入伍的库伦百姓惊慌失措,睁大眼睛,将火炮推放入城头。

“东面也有。”现清军的消息再次传来。哲布尊丹巴活佛一下子退开人权,慌张跑到东面一看,就见到东面地平线,也出现密密麻麻的军队,只是这支军队,穿着灰色的军装。

辽东军,虽然对于辽东不怎么熟悉,但是从各地逃回来的士兵将,前来围剿的,最厉害的就是那些头上带起灰色大盖帽,灰色军服,没有辫子的辽东军。

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下,顿时让哲布尊丹巴活佛差点晕死当场,那些辽东军,分成五个队列,每个队列前面,推着的,都是阴森森的大炮,那不是自己城墙上的土炮,而是威力巨大的野战炮。

“头,到了,你看是不是攻城。”城外,钟霖指了一下远处可以亲眼看到的库伦城。

几天来,刘俊和董福祥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沿途虽然遇到抵抗,但是那也是微乎其微,在城外五十公里外全歼一千阻挡的外蒙古军后,进入库伦的通道被完全打开。

没有任何的迟疑,刘俊统帅大军,只是稍微休整一夜,就出兵,来到城下。

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望着城墙上正在来回跑动的外蒙古军,刘俊轻蔑的笑了一下。

就这样的兵力,也敢大言不惭的说恢复到元朝的辉煌,这简直是在跟成杰思汗丢人现眼。

董福祥现在已经被刘俊给给弄折服,这些天来,虽然甘军和陕西军规自己指挥,但是真正指挥的,是刘俊,不是他董福祥。

董福祥老了,看破官场,他知道刘俊是不在乎朝廷那些虚伪的赏赐,不代表自己不需要,既然有人出力,那自己为什么不捡现成的,老奸巨猾的他对于刘俊指挥两军的事情,也不反对。

放下手中望远镜,刘俊豪气十足,现在辽东军和清军装备精良。挥动马鞭,摇手指了一下远处的库伦城。

“架炮,攻城。”

吱吱嘎嘎。野战炮很快被摆放到最前沿。

“预备,放。”

轰轰轰轰轰整耳欲聋的响声响彻云霄。

刚才还宁静的库伦城顿时硝烟弥补,扑腾而起的烟雾不但笼罩整个库伦城,更是夹带着不少尸体掉落城下。

城内的外蒙古军队显然也开始反击,但是那落后的土炮,哪里是辽东军和清军野战炮的对手,十几个回合下来,城墙上的土炮顿时被炸的干干净净。剩下的,只有残破的炮身以及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尸体。

十五分钟的炮击,库伦城在钢铁中艰难的熬过,然而还没有等反应过来,喊杀声震天的辽东骑兵和清军部队开始展开攻击。

一群群清军抬起云梯,用最原始的方法,在辽东迫击炮和野战炮以及步枪的掩护下,快冲到城墙边。架好云梯后,就开始将刀咬在嘴中,开始攀爬。

谁说清军怕死的,望着不要命的清军居然冒着被射成刺猬的危险,不要命的攀爬,刘俊心中是感叹不已,清军不是怕死,而是没有得到好的训练和国家的重视。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