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卷 青衣仗剑 惯披霜冲雪 第五十九章 一只洒满狗血的鸡腿(第1页)

章远星和黑帽老者乘舟离开,很快消失不见。

傅山再忍不住失笑道:“这章氏之主的儿子,倒是慧眼如炬,看出了苏先生的不凡。可笑的是,他却不知,苏先生早已是天上神龙般的人物,岂是他所想的那般简单?”

苏奕随口道:“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喜欢招纳贤才为己用,倒也算有点志向。”

傅山点了点头,道:“换做广陵城其他年轻俊杰,若有机会跟着这章远星做事,恐怕极少有人会拒绝了。”

云河郡城,称得上是云河郡十九城中的腹地,远不是广陵城、落云城这些偏远城池可比。

在云河郡城,分布着诸多大小势力。

其中最顶尖的势力有四个,分别是效命于大周朝廷的“郡守府”、云河郡第一修行势力“青河剑府。”。

其他两个,则是章氏、袁氏这两大宗族。

在这四大顶级势力面前,其他势力皆要逊色许多。

章远星身为章氏族长之子,其身份之尊贵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像刚才,面对他时,傅山也得礼让三分。

交谈时,两人已信步前行,来到了那一片仅三丈范围的竹林前。

竹林青碧浓翠,氤氲着淡淡的水雾和灵气,成年的青玉灵竹仅仅只有十多棵,其他一些数量虽众,但还未真正成型。

成年的青玉灵竹,也仅仅只儿臂粗,高不过一丈,茎干如玉般剔透晶莹,就像最上乘的碧玉翡翠雕琢而成。

傅山手中拎着一柄短锄,笑呵呵道:“苏先生看中哪些,尽管说便是。”

苏奕也没客气,略一打量,便选中了其中一棵青玉灵竹。

傅山当即上前,以短锄掘土,连那一棵灵竹的根须都挖了出来。

这毕竟是一种灵物,根须、竹叶皆可入药,茎干则可充当灵材,称得上浑身是宝。

“苏先生再看看还有没有入眼的。”

傅山笑说道。

他今日带苏奕来,本就是要将这灵竹岛上的宝贝分润给苏奕一些,以此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苏奕思忖道:“若是可以,随便再给我两棵就行了。”

他自己挑选那一棵青玉灵竹,属于品相上佳的,略加制作,便能做出一把天然的青竹剑鞘。

这样的话,拎在手中时,就如握着一根手杖,战斗时,则可以第一时间拔剑出鞘,极为方便。

并且,此竹乃灵材,对尘锋剑也有浸润滋养的作用。

至于苏奕要的其他两棵竹子,则打算用来炼一批符箓。

符箓、炼器、炼丹、豢兽……

这些修行之人最经常接触的事物,在大荒九州之地,早已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修炼体系。

随便抓一些低阶修士,都能对这些知识侃侃而谈。

苏奕在前世曾被尊称为“万道之师”,自然不会不懂炼符一道了。

可惜,这里是苍青大陆,灵气匮乏贫瘠。

以至于就是想要炼符,都几乎很难找到适合的灵材。

眼前这青玉灵竹算得上是二品灵材,勉强可以承受一些最基础的符箓之力。

苏奕自不会错过了。

接下来,傅山先是挖了两棵成年青玉灵竹,又刨了一颗藏于地下的竹笋,全都交给了苏奕。

他笑说道:“苏先生,这青玉灵笋可是罕见玩意,灵气浓郁,肉质鲜美,寻常时候,谁也舍不得享用了。”

“多谢了。”

苏奕

热门小说推荐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原血神座

原血神座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