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一十五章 官商勾结(第1页)

简单弄明白孙春明的意思,孙悦也是震惊连连,不得不说自己这个爹玩的真是有点大了,或者说野心勃勃。

孙悦知道孙春明一直都是有心思建立一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一样的大商业联盟的,不过以前孙家就是再怎么牛哔,再怎么首富,也没有几个愿意跟着他一块玩的。

一直到后来主政洛阳,以孙家产业为核心,依托于玻璃厂和钢铁厂,算是将中原地区的资本来了个卷包烩,基本上各家的军中退休大佬和豪商都有加入,只可惜只是初步合作,离一统中原商界还有着老远的距离,更何况中原以外的资本势力也不小。

更关键的是,他也不太敢继续发展下去了,一来他他渐渐有点控制不了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的股东们了。二来,这个资本势力太大容易惹了赵匡胤的猜忌,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只能安奈心头野心,打算另找机会。

谁能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呢,他自己都稀里糊涂的,一点规划都没有的,居然就成了三司之一的盐铁使,而且三司使楚昭辅还恶了官家,有意纵然他跟三司使抢班夺权。

不管哪个年代,当权力和财力完美结合之后,所爆发出来的能量都是无比巨大的,这不是加法,是乘法,甚至是特娘的次方。

在商钞盐引制成功运转,尝到了甜头,并得到了朝中上下一片交口称赞之后,他便在官商结合,或者说勾结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毕竟,不管是当官还是做生意,看别人勾结都是很不爽的,而自己勾结么,呼哈哈哈哈。

银币的铸造,孙春明并没有直接交由盐铁司直接搞,而是在盐铁司下属建立了一个银钱局,专门负责勾连天下商人建设钱庄,因为银币和铜钱之间是要求按比例在钱庄兑换的。

这里普及一个金融常识,货币的兑换哪怕是经济崩溃的明朝都是有一个官定比例的,比如说官府规定一两银抵一百文,但在实际交往中老百姓也不傻,一千文能换一两银就不错了,就好像我朝相对困难时期的金圆券,原则上跟人民币的兑换是一比一还是一点一来着,但实际上一比二都没人跟你换。

如果没有钱庄作依托,孙春明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要铸新币,那就扯淡了,这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几大权利之一,不管怎么铸,都相当于后世的印钞,那是要出大乱子的,你怎么定兑换比例都没用,老百姓不认你这个。

元明两朝还发了几十万亿的纸钞呢。

但有了钱庄就不同了,相当于中央银行,比如孙春明规定一银币等于一两银,等于十贯铜钱,别管这个兑换比例离谱不离谱,只要老百姓随时可以在钱庄能兑换得了,这个比例就是成立的,而且在倭国白银大量涌入之前,这个体系也不太可能崩溃。

所以本质上这并不是什么新增铸币,就是特么提前出来的飞票或是交子,以银为依托不过是一种过渡罢了。

这样的货币说实话跟普通的平民百姓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孙春明想让朝廷将税收体系与银币结合,又被赵匡胤给否了,人家也怕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所以很顺势的,这东西就变成纯商用的了,兑换一次最少兑换一千枚,也就是一万贯,直接就将这银币变成了顶级富豪世家才能用得起的东西。

钱庄里需要存储大量的铜钱,而朝廷又没有钱,再加上银币的推广和使用离不开大商人的支持,所以钱庄就很顺其自然的变成了官商联办,五成股份在盐铁司,四成股份分散民间,还有一成,打算扔给孙悦的军委,让军队中层集资购买。

这东西只要发展的好了,还会把全国的矿用业务甚至是盐铁业务都能合并过来,差不多已经有东印度公司的七八分神韵了。

如果政治清明,银币很快就可以从这些大商豪商手中推广出去,让权力依托于民间财富可以平稳而高效的渗透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而开银行这种事情不管是何时何地,都是特么的绝对暴利行业,就算暂时还看不出利润何在,但古人也不傻,够资格的必然会蜂拥而来,争先恐后的想要加入,以资本的力量结合权力,从而暴增。

这个模式有点类似于明末时候的山-西晋商集团,只是那个纯粹就是私人买卖,没有官方背景,终究走不出一省之地,虽然后来靠着给满清当汉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就那样,根本没法与孙春明这个相比。

孙悦知道,自己这个爹是真想要在大宋搞出来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的东西的。

顺便说一下,那四成民间资本中,孙家占了将近一成,将来哪怕他们学着东印度公司把股票给弄出来,盐铁司的五成也是永远保持不变的。

乍一看权利是在孙家手里的,但本质上这权利其实还是盐铁司的,只是孙家作为此事的发起人,又拥有最大的私人股份,就算将来有朝一日离开了这个工作岗位,也依然可以保留一定的影响力罢了。

不过,以后盐铁司的权利肯定是想收也收不回来了,三司中必然一家独大,甚至还要超过枢密院中的承旨司,除非特么的赵匡胤再把孙春明给调到度支司去干两年。

一想到未来有一天自己手里会出现一个东印度公司,感觉就好爽,那可是拥有自己军队、拥有铸币权、外交权、甚至战争权的庞然大物,都说财相比起东西两府来只能算半个宰相,呵呵,放孙春明手底下试试?

不过很显然那是以后的事儿,估摸着怎么也得等他升职成了真正的三司使再说。

至少暂时来看,这东西短期之内真正的作用还是迁都。

这也是赵匡胤能同意的原因,因为现在赵光义的晋王党一窝蜂的全去怼赵普去了,就算明知道孙春明在搞事,也没什么精力搭理他,就算有几个有识之士想怼也扛不住大势,倒还真让他们不显山不露水的把事儿给干上了。

说起来,他们父子俩现在好像没有哪件事是跟迁都不相干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