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九八章 上位(第1页)

当然了,刘鑫所说的黑幕其实可以理解为某些势力的利益需求,才会将王允送上司徒之位,毕竟虽然现在的大汉三公已经是名不副实,实权几乎为零,但是这好歹还是大汉官员中的最高级别,很多人都盯着这个位置呢。

尤其是像袁家和弘农杨家这样的世家大族,到了汉灵帝上台之后,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袁家和弘农杨家基本上都各自占据了一个大汉三公之位,这两个大汉三公之位相当于袁家与弘农杨家的“自留地”,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大汉三公之位是留给其他世家豪门所争取的。

简单地说,大汉三公之位基本上都是被当时最强盛的世家豪门所占据,属于世家势力的“自留地”,宦官势力与外戚势力基本上是无法染指的,至于寒门子弟想要攀升到大汉三公的位置,基本上都是痴人说梦。

虽然有些负能量,但是这也是事实,东汉是一个十分注重出身的朝代,出身基本上就决定了人的一生,因为普通人想要走上仕途,首先就是被举荐为孝濂,这是走上仕途最方便的一条路,因此孝廉的名额基本上都被世家子弟所占据,就比如曹操就是被举荐为孝廉之后才踏入洛阳官场的。

而当踏入官场就算完成了第一步,但是寒门子弟毫无意问在官场中是缺乏人脉的,而官场又是一个讲关系的地方,世家子弟们都和相互提携,或者直接靠家里疏通关系,根本不需要什么政绩,等个一段时间就可以升迁了,而像袁术这样的“官二代”,就算惹出来一堆祸事,最后还不是在当官;而像如今的司马杨赐,一开始学问是很不错,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白丁,但是架不住弘农杨家的名气大,杨赐直接便被破格提拔,一来就达到了绝大部分寒门子弟不可能达到的地步。

而这时的寒门子弟,他们大多数都是

被举荐为孝廉成为官员的,大家可能也看过不少的汉代孝廉的故事,他们大都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就算父母无端打骂,兄弟指使其做这做那,他们也是默默承受,毫无二心,最终感动了邻居或是当地官员,最后被推荐为了孝廉,当上了官员。

看起来这些豪门出身的孝廉都是因为孝悌之道而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然后人生逆袭当上了官员,看起来是很不错的故事。

但是这些故事实际上就是古代版本的“心灵毒鸡汤”,专门用来忽悠那些老百姓,宣传孝悌之道的,因为这些孝廉不过是一个个范本罢了,他们的确是当上了官,但是官也有大有小,这些孝廉基本上都是在自己所在的县城当一个普通的官吏罢了,过个几十年或许还能混个县丞什么的当当,想更进一步?难,难于上青天啊!

首先这些孝廉出身于寒门,基本上可以这么说,这些孝廉都是文盲,这就断了他们向上的升迁之路,毕竟大汉的学问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并且这些学问的“解释权”也在世家大族的手里,这也是为什么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德报怨”这样被明显歪曲或是断章取义的解释,被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且老百姓们深信不疑的原因,因为老百姓们根本就不懂这些,世家大族充分利用他们的“解释权”,让老百姓们误以为真。

所以这些寒门出身的孝廉,都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不过这也是世家豪门的有意为之,因为这样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堵上这些寒门孝廉的升迁之路,毕竟这些寒门孝廉大字都不识几个,怎么能让他们担任更高的官职呢?

当然了,也有不少有文化的寒门子弟,他们虽然身处陋室,但是仍旧自学经典,这是多么的正能量啊。

但是,这依旧没有什么暖用,寒门子弟能学到的圣人学说,世家大族的子弟同样能够学到,而且能够学的更好,毕竟有师傅领进门,而且“解释权”还在世家大族的手上,这就能保证其“正确性”;而寒门子弟学习不到的知识,世家大族的子弟依旧能学习到,破船还有三两钉,就算是不学无术的袁术,知识储备量都能比得上寒门子弟的十年苦读了。

因此寒门子弟再好学,在学问上仍旧落后于世家大族的子弟,这时寒门子弟大都会选择投入某些世家成为门客,或者是得遇贵人,被贵人相中被重点培养,这样的寒门子弟还有希望当一个县令什么的。

而往县令之上走,基本上就是世家大族的“自留地”了,这些官职都被世家大族瓜分殆尽,哪里还有你们寒门子弟插手的余地,除非有贵人愿意推你一把,否则县令就是寒门子弟的上限所在了。

以此类推,世家大族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袁家与弘农杨家自然是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于是他们的家族成员就能按能力按地位出任大汉的任何官职,甚至还可以“圈定”某些官职作为他们家族的“自留地”,只有他们家族的人才能有资格出任;然后像蜀郡张家这样的地方豪强,也就只能在益州“窝里横”了,益州的主要官职除了中央直接任命的之外,其他的都可以任选;而阆中黄家就是地方名望了,换而言之也可以说是土地主,他们在地方官员的任命上占据了优势,大汉很多地方的县令,基本上都是由同一个家族的人轮流担任。

所以世家大族的地位高低,也决定了他们的家族成员为官的范围,特别是像现在的大汉官场,武官或是像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益州刺史那样买官进来的除外,其他的文官职位都可谓是阶级鲜明,朝堂之上的大官们,那个不是出身于大汉最顶尖的世家大族?

而现在问题就来了,王允所在的家族虽然也是并州名门,但是距离大汉那些顶尖的家族还是有所差距。

而王允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当上司徒,首先是因为董卓入洛阳之后,袁家被杀了满门,自然就空出了一个三公之位,而王允恰好在这时来了洛阳,董卓可能是觉得王允出身的家族并不算是大汉顶尖的家族,所以王允应该比较好控制,因此才会让王允上位;然后王允在世家圈子里名声不错,平定黄巾起义时也算是有不少功劳,再加上其他顶尖世家不想再趟洛阳这浑水,步袁家之后尘,这才让王允有机会上位。

但是现在可是公元一八一年,大汉还处于暴风雨前的宁静,刘鑫再怎么想,也想不通王允怎么能坐上这大汉三公之位,除非是有某个力量在背后推了王允一把!(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