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 让她继续等着呗(第1页)

王喜婆刚掀起垂帘一角,韩芸汐就一脚踩住她的手,阴沉沉问,“吉时未到,你要请我下轿了吗?”

“不不!我……我不小心的不小心的!”王喜婆连解释,忍着疼不敢叫。

韩芸汐这才放开她,优雅的缩回脚,慵懒懒倚在轿中。

韩家平素各种虐她,这出嫁仪仗上到是没有亏待她,轿子很宽敞舒服,正好能让她睡个觉。

她才不会那么笨真回去明日再来,如果真回去了,明天指不定还能出什么事耽误吉时呢。

秦王府碍于皇命不敢不娶,却可以整出很多幺蛾子拖延,最后吃亏的还是她自己。

虽然韩芸汐也不想嫁,但是她知道,秦王府这个大门她必须进,否则,到了最后,宫里头怪罪下来,她会被推出去当替死鬼。

秦王娶亲立正妃已经是轰动全城的事情了,她在秦王府大门口这么一等,事情必定会传到宫里去的,只要宫里一关注,明日吉时秦王府再不乐意都得给她开大门!

思及此,韩芸汐挪了个舒服的位置,安安心心的睡了。

此时,养尊处优的宜太妃已经没了平素的闲适,匆忙忙亲自赶到秦王府侧门,透过门缝看出来,见外头一片喜庆的红,那保养有素得脸就给阴了。

“母妃,韩芸汐这个女人好奇怪呀,外头说她胆子小,怎么今日就这么大胆了?刚刚宫里派人来问怎么回事了呢。”慕容宛如一脸担忧地说道。

她是宜太妃收养的义女,温婉贤慧,逆来顺受,自小伺候宜太妃,比亲女儿还贴心,一句“母妃”足见她在秦王府的地位。

“这个丑八怪,跟本宫斗到家门口来了?”宜太妃阴险地眯眼,手指往脖子轻轻一划,示意慕容宛如把人解决掉。

慕容宛如面露恐慌,“母妃!人死在咱们家门口,多不吉利,万一皇上怪罪到哥哥头上?”

秦王府门周遭也是有防卫的,人死在大门口确实说不过去,何况,这件事全帝都都关注着呢。

宜太妃不笨,冷静一想就明白这个道理,“好啊,所以她就赖在这不走了!啧啧啧,这个丑八怪心机怎么这么重?”

“母妃,现在怎么办,明天吉时一到,咱们是开门还是不开门?”慕容宛如无奈地问。

“哼,这么想进这个大门是吧,就让她进来,本宫倒要看看她能待多久!”

宜太妃可不惹,在守卫森严的秦王府里就算再天大的事,都是传不出去的。

慕容宛如一脸无奈的点头,眼底却闪过了一抹得意。

她早就盼着韩芸汐进门了,宜太妃有意将她许给秦王,可惜她出身卑微始终当不上正妃只能屈居侧妃,就怕秦王正妃的位置被有权势之人夺了。

韩芸汐这么个破相的女人,不过是皇上用来羞辱秦王的工具,只会让秦王和母妃厌恶唾弃,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而太后亲点的秦王正妃,即便是死了,位置都必须空着,如此一来,最适她意。

慕容宛如心情不错,挽着宜太妃的手,小心翼翼陪着走。

“哎,太后要把你赐给非夜,我这辈子也算心愿已了喽。”宜太妃轻轻拍着慕容宛如的手,一份惋惜。

“母妃,宛如只想一辈子伺候您。”慕容宛如连忙表态。

“当本宫的媳妇也能一辈子伺候嘛,平素没事的话,多往秦王书房里去,懂吗?”宜太妃笑道。

慕容宛如羞红了脸,低着头,人见犹怜,宜太妃见状更喜欢了。

“母后,秦王晚上该回来了吧,要不明日谁踢轿门呢?”慕容宛如又问。

“没人踢正好,她就继续待着轿子里等呗。”宜太妃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说天气。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