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一节 三饷祸明(第1页)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反贼之所以屡剿不绝,复而起叛。哪怕虽剩寥寥数骑,可瞬间又死灰复燃,雄雄壮大,何也?”

秦浩明心情悲痛,偷偷瞄了崇祯一眼,哪里想到崇祯正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头微低垂,秦浩明咬咬牙,慷然而道:“其间故有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粮食、兵饷一日未决,则平叛之日遥遥无期,亦不可绝!

所以,首要必须解决粮、饷,如此方为解决之道。”

崇祯脸上阴晴不定,秦浩明讲得可谓有些不客气,甚至可以说是谕制,可说的全部是实情。

“秦爱卿言之有理,朕也知晓。朝廷已经拟定增加练饷,暂累吾民。然年年大战,天灾不断,依旧入不敷出,奈何?”

崇祯意兴萧索满脸的无奈。

大明现在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打仗,越加饷,越加饷,越打仗。

同时天灾不止饥荒不断,摆在御案上的奏疏铺天盖地,全国都有。

其中山西、河南南阳饥荒尤为厉害。时饥民无粮,只得食树皮、草叶。

树皮、草叶尽,乃人相食。

唐王朱聿键奏河南南阳饥,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

崇祯无奈,乃下诏发三千五百金赈济山西、河南南阳,并免山西受灾州县新、旧二饷。

“皇上,增加练饷请慎重!请听微臣细细述之!”

秦浩明急忙大声叫道。

必须尽力阻止征收练饷,三饷的加派加速了大明的腐败﹐使激化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这是大明灭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饷是指辽饷、剿饷、练饷。

崇祯十年,辽东战事未平,而国内农民起义又成燎原之势。

为了扑灭起义军,兵部尚书杨嗣昌建议朝廷增兵增饷,

所拟数额是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两,是为剿饷。

原定以一年为期,但至崇祯十二年,农民起义虽遭挫折,但远未被平定。

而此时辽东的战事又迭遭败绩,建奴一度攻陷济南,破城池五十余处。

大明两面受敌、深感兵力不足,不少廷臣建议训练边兵。

杨嗣昌制订了练兵七十三万多人的庞大计划,并得到崇祯皇帝的准旨。

为了练兵,又要增饷,于是下令征收练饷,征收四百万两。

需要指出的是,练饷加派不仅累及田赋,还加征关税、盐课、契税、典税、赃罚银等税种。

加上崇祯四年征收的辽饷,就是所谓的三饷。

满清入关之初,多尔衮曾大义凛然地指责说:

“前朝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后加练饷。

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

然后又摆出一副悲天悯人惺惺作态的姿态,称“自顺治元年为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尽行免除。”

然而,事实的真像是不仅没有免除三饷,而且还在顺治年间食言自肥,恢复了明朝剿饷,并且多加赋五百多万两。

鞑虏两面三刀祸害华夏之深,有此可见!

崇祯脸色一沉,毫不客气大声斥道:“胡言乱语,先前说首要必须解决粮饷,现在又要停止增收,那粮饷从何而来?”

秦浩明心中气苦,崇祯翻脸比翻书还快,起先还春风和煦,立马疾言厉色,真真是伴君如伴虎。

“皇上,这也是微臣所说叛贼屡剿不绝的原因。”

崇祯虽然发怒,但出于良知,该讲的还是要讲清楚。

热门小说推荐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