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裴县令一路上颇为激动,不停摸下巴上的胡茬。
王师爷见状,“大人,属下了解赵院长和赵福宝,不是乱说的人。更何况这种一查就能查出来的事情,他们怎敢欺瞒大人?”
裴县令听到这话,稍微放心,“千万不要让本官空欢喜一场。”
“不会的。”王师爷劝说,“赵家一直担心周家和林家欺负他们,他们最大的靠山就是您。得罪了您,哪是周家和林家的对手?”
“此话有理!”裴县令回答。
一路忐忑,直接去了红薯地里。
一片红薯地,长得倒很茂盛,但没看到红薯。
“给我铁锹,本官要亲自挖。”裴县令虽说没干过农活,但今天要试试。
赵大哥递过来一把铁锹,“大人,您小心点!”
话还没说完,裴县令就朝着根部挖了下去,一下子就挖到了埋在地里的红薯。
“大人,铁锹离根部要远一点,要不然会铲坏下面的红薯。”赵大哥连忙提醒。
裴县令讪讪笑笑,“好,这次我小心点。”
经过裴县令笨拙地挖掘,一株红薯的根部呈现在大家面前。
好可惜,挖坏了几个。
裴县令又惊又喜,顾不得累,也顾不得磨手,继续挖,一连挖了七八株,而且还是在这块地的不同地方,确定这东西的确高产。
“好,太好了!”裴县令大笑,“赵家有功,稍后有重赏。”
裴县令连夜回到县衙,让杨兴去府城那边上报知府大人,另外,派家奴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带走的,还有几个红薯,背在家奴的身上,一路疾驰。
此时,赵家村。
有衙役在地里守着,到了深夜,衙役们都睡了。
药材商和卖货郎悄悄靠近,他们拿着铁锹挖了一些,然后通过特殊渠道送走。
裴老爷子和韩政几乎同时收到了昌乐县赵家的红薯。
韩政让人煮了,眼露惊讶,“挺好吃的。”
“主子,关键这个高产,开荒一年的土地很贫瘠,上了肥料之后,也能长两三千斤,而且茎叶还能喂猪。”
“此话当真?”韩政又问,他经常代替天子在外巡查,见惯了民生多艰。
如果在贫瘠的地方种植红薯,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当真,赵家已经上报裴县令了,以赵氏一家人的谨慎,绝对不会有假。”韩三回答。
韩政沉思片刻,“好。”
“主子,您不去一趟吗?”韩三问。
韩政笑笑,“我不能主动去,等上面的命令。”
事实上也是如此,裴老爷子把留在京中的儿子叫了过来,
父子两人在房间里。
“父亲,您叫我过来有何要事?”裴家大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