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新年是赵家,以及赵家村过得最肥美的一年。
通过种植蒜黄,赵家村家家户户都赚钱了,少则三四十两银子,多则七八十两。
以赵福宝家和张里长家里赚得多,其中张里长家里赚了八十三两银子。
张里长专门请赵村长喝酒,“赵兄,今年真是托了您家的福气,这一年我们家整整赚了一百多两银子,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啊!”
赵村长笑笑,“那也是你胆大心细,种出来的蒜黄,居然比我家蒜黄还好。证明你用心了,你不赚钱谁赚钱?”
听到这话,张里长笑了,“多谢赵兄夸奖,我家几个儿子儿媳妇每天盯着,用心着呢。我们庄稼人不怕辛苦,就怕没门路。”
赵村长鼓励,“以后说不定还有好的门路,你们放心好了,只要我家有的,我愿意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张里长起身,给赵村长行礼,“赵兄大义。”
赵村长谦虚,“这算不得什么!我吃肉,当然也要让乡邻也跟着吃肉喝汤,总不能我家吃得饱饱的,乡亲们饿肚子,我这个村长心里也会过意不去。”
张里长对赵村长更加佩服了,“赵兄,你这样仗义,太难得了。咱们赵家村,以后都听你的。”
自己没本事,就听有本事人的话。
这样就算吃不上肉,但也能喝汤。
听到这话,赵村长语重心长,“既然家里赚钱了,那家里田地出产的粮食,以后尽量不要卖了。储存起来,以备不测。”
听到这话,张里长一愣,“这…… 赵兄你是说以后……”
赵村长摆手,“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灾荒,但既然家里有其他赚钱的门路,就没必要卖粮食。粮食关键时候,能救命。”
张里长深以为然,“赵兄,你说的是。咱们村子地势很高,家里有足够的粮食,就算发洪水,也到不了咱们村子。有粮食,咱们就饿不死。”
“如果是旱灾,咱们就算出去逃荒,一个村子出去,只要有粮食,也能护得住,也饿不死。总之,粮食很重要。”
赵村长点头,“是的,咱们老百姓时时刻刻都要记得有备无患。至少家里有一年的存粮。还有就是等开春了,在村子主要路口,借助地势,建造围栏。”
张里长点头,“对,易守难攻,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咱们村子。”
两个赵家村实际话事人,商量明年的计划。
几乎家家户户都杀猪,吃不完可以做腊肉,可以熬油,能够吃很长时间。
村里的小孩,几乎每天都能喝肉汤,吃大骨头,味道特别好。
整个赵家村喜气洋洋,让李夫子非常震惊。
于是当机立断,找到谢媒婆,要把自家女儿李慧慧说给赵大郎。
谢媒婆手里接过来李夫子递过来的二两银子,笑了笑,“李夫子,还是你精明,这赵家真的是好人家。你在那边当夫子,赵家人宽厚,对儿媳妇很宽和。你家女儿到了赵家,一定过好日子。”
李夫子听到这话,连连点头,“耳听委屈,眼见为实。我在那边当夫子这几个月,的确不错。赵大郎经常赶那车送我回来,是个宽厚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