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四章 登州大虫(第1页)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包养!

邓龙与柴进击击掌为誓,二人相视大笑,在忙碌的人群中格外显眼,刘唐在一边对公孙胜高兴道:“这次哥哥来沧州,真是赚大了,用二十万贯的东西,换来价值百万惯的武器铠甲,山寨这下真要翻身了!”

公孙胜却在沉思。心道:看不懂啊!邓龙哪一点值得柴进下这么大的赌注,他到现在还看不出邓龙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柴进到底要干什么?

完成誓约后,邓龙叹息道:“现在我梁山虽然兵多将广,只是缺少打造兵器铠甲的高级匠人,只能用几个乡间的打铁匠,制作几把杀猪刀,看到柴大哥的作坊,邓龙真是惭愧啊!”

柴进翻着白眼,心道:不就是敲我的竹杠嘛,直说就是,百万惯的东西我给了,也不再乎再给些工匠,柴进笑道:“邓兄莫要烦恼,柴某这的匠人都是柴家世代的忠仆,我抽出三百人,去帮邓兄就是了。”

邓龙故作迟疑道:“这不好吧。”

柴进:“…………。”

邓龙和柴进敲定了去梁山的工匠人数,便带着刘唐、公孙胜回到梁山,召集众人道聚义厅。说出了这次去沧州的收获,众人皆是高兴不已。

“这次去沧州收获不菲,柴大官人给的那些东西太多,我们三人带不回来,所以得有人去押运,杨志、黄安何在?”

“在。”

邓龙沉声道:“你二人带领二百人马前去沧州押运兵器铠甲,那些工匠更是重中之重,路上不许有半点差池。”

二人应声道:“哥哥放心,我们去也。”两人下去点齐人马,就赶往沧州。

安排完沧州之事,邓龙目光灼灼的看向朱贵道:“你在信中所说之事,可是真的。”

“并无半点差错,这是我得到的文书,哥哥请看。”

邓龙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书信,尤其是落尾的署名,更是看了三遍,确认之后,狂喜道:“不错,正是此人,真是天助我也。”

吴用在一边不以为然道:“不就是登州一个通判,哥哥为何这般兴奋?”

邓龙一直以来好似忘了什么事,直到叶春说出登州后,邓龙这才想起来,大宋的未来的顶梁柱,此时正好在登州当通判。

宗泽原是进士出身,文武兼备,博学识广,只是出身寒门,没有靠山,做了一辈子的七品县令,由于为官清廉,不削巴结上司,一直到了五十五岁,才升任做了六品的登州通判,在任期间,惩贪官,除恶霸,登州吏治一片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今年宗泽年过六十,对于大宋官场的腐败,深深感觉到自己已经难有作为,心灰意冷之下,上书朝廷告老还乡。

在原来的轨迹里,宗泽辞官后回到老家浙江东阳县。由于宗泽在登州时,得罪了不少人,在宗泽卸任后,纷纷跳出来诬陷宗泽污蔑道教,被宋徽宗发配到镇江看管起来,直到宣和三年(1122)年,宋徽宗大赦天下,宗泽掌监镇江酒税,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巴州通判,实为流放。

靖康元年(1126)年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举荐下,出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以六十八岁的高龄率领数万人马,在河北京师之地,与金兵大战数百场,打的金国既害怕他,又尊敬他,私底下金兵都尊称他为宗爷爷。

大名鼎鼎的岳飞,岳武穆就是被宗泽在刑场救下,与岳飞交谈过后,宗泽赞叹道:“真乃将才”。巧的是赶上金兵攻打汜水,宗泽交给岳飞五百骑兵,迎战金军。岳飞果然不负宗泽的期望,以五百骑兵,击溃数千金军,大胜而回。

在徽、钦二宗被金军俘虏北上,宋高宗在南京即位,宗泽率领岳飞部将,从金兵手中夺回东京开封,上书赵构,收回失地,只是此时的赵构被金军吓破了胆,哪里还敢攻打金军,宗泽接连二十多道奏折都被赵构留而不发。

热门小说推荐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