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对手(第1页)

文人爱酒,要不然那么多有关酒的千古佳句就不会流传出来。

此时喝茶的习俗还没有大兴,试想一下,旁边什么都没有,在那里皱着眉头构思像在茅坑里憋着一直那啥。

要是有酒就不一样了,时而抬头望天,时而抿一口小酒。

忽然间脑袋里就有了思路,拿起笔来一蹴而就,然后仰起头来把酒干了。

那场面,那酸爽,简直美妙得不要不要的。

谁说文人墨客就是哼哼唧唧吟诗作对?我们也豪放啊好啊?

更何况酒能助兴,传说中很多大文人诸如李白之流,有酒才有思路。

当然,这些现在都是赵云的后辈。

黄承彦有些上头,他本身就是文人的异类,第二杯酒下去,嘴里就开始吟哦:“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诶?”他看着旁边的陪酒女侍,一拍桌子:“有酒怎么会无乐呢?”

这些女侍们,是赵青成从太守府那里塞钱请来的官方奴婢,大都是犯官的家眷,从小家教良好,对乐器熟稔。

“公子稍待!”她低声告罪,吩咐人把她的乐器取过来。

她的乐器是一把月琴,拿起乐器,气质一变,从妩媚劝酒女变成高冷女王。

只见她贝唇轻启,如梦似幻的歌声开始荡漾在包间里:“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景明······”

“谁说某醉了?”黄承彦一声大喝:“某没醉,上酒!”

“公子,奴也会!”在赵云身边的小娘约莫十二三岁,都还没发育开。

她牙齿轻咬着下唇:“奴自小都会的,阿爹专门请人教过我。月姬没奴弹得好。”

实话实说,重生以来,赵云还是初次见到这种场面。

阿爹赵孟,是纯粹的武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是他的最爱,就像桌子上黄忠等人正在做的事,根本没空去听。

受家主的影响,真定赵家从来没有过这种骄奢淫逸之风。

到了颍川书院,平日里都在学习。去一些寻常的酒肆,那里就有官奴。

事实上,每个地方的燕赵风味里都有一批质量上乘的官方奴婢,但那费用比寻常酒肆高了太多,只有富豪们才能消费起。

而每次请客,都是赵云掏腰包,自然不会想到要奴婢来陪酒。

他请的地方都这么高大上了,别人回请肯定也只好在燕赵风味。

可以说,以赵云为中心的小圈子,大家都知道他从不狎妓,也就没人提起。

更何况,在一般酒肆找官奴陪酒,给一金两金就差不多了。到了燕赵风味你试试?至少是十金起步,那价格也不是学子能承受的。

“有姓月的官员犯事吗?”赵云一愣,扭头看向硬蹭过来的徐璆。

没办法,荆州刺史又如何?世家大族根本就不鸟他,进来之后没任何人和他说话。

“子龙贤弟有所不知,”徐璆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成了官奴婢,都有新的名字。”

旁边的小娘很失望,这子龙公子连和自己说话的兴趣都没有了吗?

赵云感到新奇,凝神听着,简直是天籁之音,后世的歌后什么的弱爆了。

最无聊的徐璆第一个醉倒,他都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

心情不好,酒又是高度酒,还一杯一杯地猛喝,不醉才怪呢。

后面的人,接二连三一个个开始说酒话耍酒疯,就连黄忠也喝得迷迷瞪瞪,杯子里的酒,就像白开水一样,进了他的肚子。

燕赵风味规模是不小,可安排赵云一行,所剩客房无几,那还是在赵家部曲好几个一个房间的情况下。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