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3章 谶语显胡虏乱(第1页)

在华夏历史上,谶语一直是个神秘而且有用的东西。

谶,即预言。通常是用一些隐晦的游移不定的话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如果还加上图像,就叫图谶,对谶的系统性解释,则为谶纬。每到一个王朝衰败的时候,就会有谶语出现,并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

历史上最早的谶纬或许就是秦始皇时,有人在石头上刻字,说“亡秦者胡也”,搞得始皇帝龙心不悦,派出大将蒙恬北击胡人,并修建了万里长城,可他却不曾想到,自己还有个叫胡亥的倒霉孩子。

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靠的就是在鲤鱼肚子里塞布条,还有吴广装成狐狸在草丛里喊“大楚兴,陈胜王”,等等在现代看起来非常小儿科的手段,可在当时,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谶语通常在“国将不国”时才会流行,这也并不奇怪,“国将亡,听于神”,凡到国破家亡,必多奇奇怪怪。

眼下的匈奴汉国已有了几分“国将不国”的迹象,自正宫皇后刘氏去世后,刘聪便少了约束,****沉迷于酒色之中,身体每况愈下,行事则愈发无道。

除此之外,匈奴汉国内部忧患丛生,不但有拥兵自立的藩镇大将,更为严重的是刘聪并未选儿子刘粲为皇位继承人,而是立了弟弟刘乂为东宫太子,为日后皇室争权埋下了隐患。

俗话说:国之将亡,必出异象!

建兴二年,七月,有流星出牵牛星,而入紫薇,后坠于平阳北!

刘聪听说之后十分不高兴,可他又担心这是上天对他的警示,就向公卿大臣们请教。因刘聪喜怒无常,其他大臣都不敢随意开口,生怕触怒了刘聪。

唯有元老重臣廷尉陈元达希望以此来警醒刘聪。大胆出言道:“此乃亡国之兆!”

尽管陈元达所言让刘聪厌恶,可陈元达毕竟是匈奴元老重臣,且素来清正刚直,而且刘聪也从中听出了其讽谏之意。因此也没有重责陈元达,最终只好悻悻而退潮。

本来刘聪以为这事到此就完了,谁知没过多久在平阳竟开始流传一条谶语。刘聪曾下令大肆逮捕散布谣言者,可效果却不理想,谶语谣言竟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刘聪既惶恐不安又有些手足无措,这种事不太好找其他大臣商议,最后他只好将中山王刘曜召至宫中密议。刘曜是刘渊的养子,是刘聪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与石勒并称为匈奴汉国两大巨擘。

自从进了皇宫之后,刘曜就发现那些宦官、宫娥们各个惶恐不安,走路小心翼翼,不由得心中一凛,暗道:看来自己这位皇兄近来心情不好,待会儿得小心应付。不可触怒刘聪!刘曜因此而打起了精神,更是倍加小心地跟着宦官向着刘聪的寝宫走去。

“臣中山王曜,拜见陛下,恭请圣安!”

“曜弟来了,咳咳咳,来人,给,咳咳,给中山王设座!”

“陛下身体有恙,不如找个太医来瞧瞧?”刘曜装出一副关心刘聪身体的样子问道。

“不用了。朕这是老毛病了,过些日子就没事啦。今日找皇弟前来,乃是有件机密事要与兄弟商量。”

“陛下,有事尽管吩咐。微臣肝脑涂地必报陛下隆恩!”

刘曜立即从座椅上跪倒在地,信誓旦旦向刘聪表达自己的忠心。

刘聪看着一脸赤城的刘曜满心欢喜,兴奋地连连道:“朕有中山王何惧什么谶语流言?!”

热门小说推荐
剑道第一仙

剑道第一仙

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诸天之上第一仙。...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武神天下

武神天下

天生废武脉,十年傻子名,古老石碑,祖祠石棺。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挺身问剑,这一生,不弯腰!激情,热血,红颜,腹黑,扮猪吃老虎,一个都不会少,禹枫出品,速度保证。...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