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三十章 十方乱涌丧帝期(第1页)

花雪肯对比,崇祯四人就放心了。

他们就怕花雪一意孤行,靠猜测直接下结论。虽然对花雪的实力还算信得过,但这种方式还是太儿戏了。毕竟这是用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里面每一个方法,一旦错了,耽误的可能就是百姓的性命,不可不慎重。

这事情说好了,吴伟业接着回去翻书了。

花雪对崇祯道:“陛下,这陈子龙办事真是有效率,已经帮我把柳如是请来了。不过她说她在苏州还有些麻烦,我今天帮她处理一下,明天应该就可以开始编书了。”

崇祯问:“什么麻烦?难道朝廷解决不了?”

崇祯是希望花雪专心编书,不要为一些琐事分心。

花雪道:“她没说。不过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我解决不了,自然请陈大人出马。我可不是迂腐的人。”

陈洪谧就笑:“陛下放心,这孩子看着老实,其实是个滑头,能让他吃亏的人可不多。”

花雪转身要出门,忽然想起什么,返身想开口,却欲言又止。

崇祯奇怪:“怎么了?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

花雪翻个白眼:“我是想到,陛下既然有了结论,想必将要回京了,不知道该不该开口道个别。陛下行程当是保密的,应该没有送别这个流程吧。如无意外,五六年之内我应该是不打算去北方的。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再见又是何光景。陛下,王公公善自珍重。”

花雪今年才十三岁,五六年以后也才不过十八,十九岁,还不到加冠的年纪,严格意义讲都不算成年。花雪说五六年之内不打算北上,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崇祯几人都以为花雪给的期限是因为年龄,此时强调只是强调不愿出仕而已。哪里想得到花雪几乎就是按照平行位面崇祯的大限来定的期限?

大花雪在说明书中希望小花雪在叛徒叛变之前尽可能不去影响北方形势,而叛徒叛变之期,尚在崇祯玉碎之后,王承恩也跟崇祯一起殉国了。花雪其实是意识到这一别估计就无再见之期了,所以心下才有感慨。

意识不到花雪言下之意的几人自然是笑,以为花雪孩童心性,“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崇祯对花雪道:“京城虽远,也不过半月的路程。你又有功夫护身,想北上何时不行?何必等成年之期?”

花雪摇摇头:“以我武艺,天下虽大,皆可去得,倒不是因为年龄。”花雪自矜的当然不是武艺,他功夫虽好,也还不过是十人敌,百人敌的程度,不到先天,基本就达不到万人敌。花雪仰仗的,说到底还是不死之身,这才是“天下虽大,皆可去得”的底牌。

“我只是如非必要,不想在灾情严重的时候出行而已。大灾之后,很容易形成大疫,这时候出行,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这当然是借口,如果连没有超凡之力的疾病都无法免疫,还哪称得上是不死之身?

崇祯点点头,倒也是这个道理。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这几年必须重视药材的积蓄,以免疫情突发,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心底也绝了灾年四处巡视的心思,不小心染上疫情真是没地方哭。

“小先生如果还有什么想法,届时可以通过陈知府转达给朕,有什么需求也尽可以提。”顿了顿,心中思量了一下自己的行程,又道,“朕预计明日午时启程返京,小先生在那之前还有什么嘱咐,随时来府衙寻朕。”

热门小说推荐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宇宙职业选手

宇宙职业选手

2036年,人类第一次登上了荧火星。2052年,第一届世界武道大赛举行,这也是全球最高格斗赛事,全球为之狂热。世界级顶尖选手枪魔许景明,于二十六岁那年,带着征战赛事留下的一身伤病,选择了退役一个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开始了!...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