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六十章 正月一(第1页)

待陈瑀酒醒之后,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什么书呆子,什么喝尿,什么偷窥之类的陈芝麻烂谷子之事,全部被陈大富抖了出来。

若是房小梅几人听了也就算了,可这终究还有个钱冬菲,这让老子以后怎么做人!这破酒真的不能乱喝。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只感觉头晕眼花口渴难耐,抓住桌子上茶水便大口喝了起来。

今天难得一见的晴天,门外阳光四射,照的陈瑀差点睁不开眼睛,院子内房小梅三人配上陈大富竟悠闲的打起了马吊,而一旁沈飞看的津津有味。

这时候门外鞭炮声不绝于耳,沈飞见陈瑀醒来后,便道:“大人,你终于醒了。”

陈瑀羞赧一笑,冲着沈飞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几个女子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他恨不得转头又回房间继续睡,不过却被沈飞拉住了,他道:“大人,醒来我就放鞭炮了,人家都快要吃午饭了,我们早饭还没吃了!”

“额,我睡了这么久了?”

“可不是。”沈飞点起了火折子,对众人道:“诸位,新年来!”

鞭炮啪啪啪的响着,火花四溅,陈大富这时候也放了马吊,对陈瑀道:“臭小子,快随爹去给祖宗上一炷香。”

陈瑀点了点头,懒洋洋的跟着陈大富朝宗庙走去,拜了天拜了地,又拜了土地神和社稷神,最奇怪的还拜了范蠡像,依陈大富说,这是他们商人的祖先,必须要祭拜。

最后方才轮到拜列祖列宗,陈大富口中念念有词,“蒙祖上恩,不孝子陈大富携儿陈瑀来给列祖列宗上香,望祖宗保佑丑生平平安安。”

“望列祖列宗保佑爹爹平平安安。”陈瑀也祭拜了一番,上了几炷香,便随着陈大富出了门。

“哎,你这小子,今年都二十五了,快些成婚吧,爹爹真的折腾不起了,就当爹爹求你了,门外那三个,你想娶谁就娶谁,我们把婚事办了吧!”

“额,爹,您不是中意李家小姐?”

“还什么李家张家的,昨晚你哭的那个样子,看的为父心里真的不好受,既然无缘就不强求了,可是你总是要成婚要生子的啊,我不求你官做多大,我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娶妻生子,安安稳稳的就好了。”

“不然就房小梅吧,那丫头起初为父是不怎么喜欢,可是你昨晚把你和她的点点滴滴说出来之后,为父觉得那丫头可以,找个日子成婚吧。”陈大富道。

“等……等等,爹你等下。”陈瑀道,“什么?什么点点滴滴,什么哭的样子?什么意思?”

“哦,你昨晚喝醉了,一个劲的拉着我们几个唠叨,把你这几年所有发生的事倒芝麻一般都说了出来。”

“额!”陈瑀只感觉天昏地暗,幸好是家里人,这若是和外人喝多了,那不一切都完蛋了。

“哦,对了,你和房姑娘既已经有了夫妻之实,这事你可不能赖了,婚期为父给你算好了,你正月三十去京师,那就定在正月初七好了!”

“这……这个也说了?”

“可不是嘛,房姑娘拉都拉不住,你昨晚还说什么,男子汉敢作敢当,拉着房姑娘一个劲的说对不起她,让她受苦了,定要娶了她之类的,人家姑娘当时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还有那钱姑娘。”

“不会吧爹?我不会对钱姑娘也说什么话了吧?您可别吓我啊!”

“哦,这个到没有。”

陈瑀长吁了一口气,谁知陈大富道,“你对她说,只是不忍心看她孤苦伶仃,所以才准备在钱塘办个私塾,这叫一石二鸟。”

“爹,您知道咱家哪里有老鼠洞嘛?我先躲一波!”

……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