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这时,柔然、突厥等族又在大草原上兴起,不断南侵,给中原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如今周朝虽然是击败了突厥,暂时消除了北方边塞的威胁。但这也跟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时取得的胜利大致相当。过得二三十年,草原上的异族恢复了元气,在重新统一之后,依旧会继续南侵。
李靖提出这个担忧之后,众臣皆深以为然,纷纷点头称是。
不过,论到如何消除来自草原上的威胁,众臣虽然都提出了不少意见,但都是些制标不制本的方法。甚至有些不太靠谱。
比如说一位御史就提出,派一些老夫子到草原上教授儒学,感化草原人。这差点让武将们笑出声来。先不说草原人肯不肯服从教化,就算服从,肯听老夫子讲课。那些老夫子在风餐露宿的苦寒草原又能呆多久?而且如果不派大军跟随镇压的话,这些老夫子只怕在路上就被杀得一干二净了。
而这时,杜如晦倒是提出了一个让大家能够接受的方法:“陛下,草原诸部很难征服,大漠太过广阔,他们又全是骑兵,来去如风。各部落皆是结水草而居,时常迁移,没有固定的城池,如果要进攻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进攻目标……打败他们不难,但想要彻底征服他们,却是不易。所以微臣以为,只能以册封安抚为主,不知陛下觉得可行否?”
按他提出的方法,朝廷可以任命草原上的各部贵族为都督,在草原上建立几个都护府,间接管辖草原各部。
这个办法倒让许多大臣眼睛一亮,暗忖这倒是以夷制夷的好方法。
宇文明听到这里,却是轻轻摇头。这个方法在原本的历史上,唐朝已经这么干过,结果是失败了,只管了四五十年,草原上便又兴起回纥这个新的部落,他们统一了草原后,认为有了和中原汉人对抗的实力,便不再听从唐朝的命令了。
所以,他认为,应该采取一种新的方法,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威胁问题。
于是,宇文明便抛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多年的计划。
而当他一一说完之后,众臣皆大为赞叹,认为这是一举解决草原隐患的良策。可以马上公布并予以施行。
原来,在宇文明还在辽东的时候,就已经下令情报部要重点收集突厥各部的情报,将大草原的山川河流,各部规模,水草丰盛地,主要交易地都作了详细的记载。
在宇文明看来,草原诸部的命脉就在于水草。他们的食物来源于牛羊马,而要养活这么多牛羊马,就必须要在有水草的地方才行。
但大漠虽然广阔,水草丰盛地却并不多。而且由于大草原上的河流经常干涸,今年是水草充沛的地方,明年就有可能因为流经此地的河流干枯,成了荒漠。
只不过,这些季节性河流也是有规律的,是可以找得到它们的流经之处的。
据情报部人员的统计,大草原上,真正常年水草丰盛的地方不过七十余处,而季节性水草丰盛的地方,也仅有两百二十余处。但这两百九十余处水草丰盛地,面积只占大草原面积的百分之一,却养活着大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牲畜和人口。如果控制了这二百九十多处水草较丰盛的地方,也就控制了大漠的命脉,不由得草原诸部不臣服。
所以,宇文明的方法便是采取步步为营,压缩草原诸部活动空间,再在其内部予以挑拔,鼓动其自相残杀的办法,征服大草原。
首先,宇文明下令在伊吾、西凉、河套、定襄、北平等靠近大漠的外围地区建立后勤保障基地。为进攻大草原的朝廷军队和民间武装力量提供粮草武器补给。
他的这一方法也是受十六至十七世纪,俄罗斯人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启发。
宇文明提议先在亲善周朝的草原各部,其所在的每一处水草丰盛地上,建立攻防据点。大的水草丰盛地要建立城池,中等水草丰盛地要建立要塞,小的水草丰盛地也要建立一个哨所。
而不管是城池、要塞还是卫所,皆建有城墙,驻扎数目不等的士兵,派驻官吏进行管理。和平时期可以将这场所提供给草原的牧民作为其交易的场所,好收取税金及取得补给。如果遇到敌人攻击,就立刻紧闭城门,固守待援。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