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七章 负荆请罪(第1页)

第九十七章负荆请罪

“孽徒!孽徒!”太虚铁青着老脸,浑身气得直哆嗦。

萧凡羞愧的低着头:“师父息怒……”

“欺师灭祖啊!师门不幸啊……”太虚痛不欲生的嚎啕。

“师父节哀……”

“贫道此生收了你这么个不肖的孽徒,贫道不想活了……”

“师父,徒儿也不想活了……求求您,先把衣服穿上吧,您下面那一坨东西晃悠悠的,很不雅啊,这么多人看着呢……”萧凡俊脸通红,也是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

“贫道高兴!不行吗?贫道喜欢让它敞着透气儿,不行吗?贫道就好这一口儿!”太虚光着屁股,在众多围观人群的目光中挺直了腰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萧凡叹气,摊着这么一位不要脸的师父,这是徒弟的不幸,他真后悔啊,老人家也有他的生理需要,作为徒弟,自己应该支持鼓励才对,不管怎么说,也不该去闹他的场啊……

“说!你闲着没事跑来搅贫道的场,啥意思?”太虚愤怒的盯着萧凡,眼神很不善。

萧凡搓着手,尴尬的笑:“徒儿……咳咳,徒儿听说师父寻到了人生的第二春,不由欣喜若狂,特意带了几位兄弟来拜见师娘……”

一旁的曹毅和几名锦衣校尉急忙尴尬的点头附和:“对对对,咱们来拜见萧大人的师娘……”

萧凡很识趣的一扭头,朝房里那位一身白条条,同样光着身子的青楼姑娘热情洋溢的一招手:“嗨——”

青楼姑娘俏脸羞红,很有礼貌的扬手回礼:“嗨——”

手一扬,露出她白皙且汹涌起伏的酥胸,颤颤巍巍的,分外晃眼。

“师父眼光不错,师娘很是绰约啊……”萧凡讨好的拍着马屁。

太虚愈发生气:“孽徒!你认了她当师娘,你小子不知会冒出多少师父来,你存的什么心思?滚蛋滚蛋!全都给我滚蛋!”

萧凡一行人臊眉搭眼,灰溜溜的从来春楼里退了出来。

出了来春楼,曹毅等众人耷拉着脑袋,士气很是颓靡,萧凡也觉得很没面子,堂堂锦衣卫同知,被人家像孙子似的赶了出来,还偏发不得火,这么多属下看着,会让自己丧失威信的。

“咳咳,师父骂徒弟,天经地义,对吧?”萧凡清了清嗓子,想交代两句场面话。

“对对对,天经地义……”众锦衣校尉同声附和。

“他若不是我师父,早就被砍成十七八块了,咱们锦衣卫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对吧?”萧凡试图放两句狠话,多少扳几分面子回来。

“对对对,锦衣卫的兄弟们都不是吃素的……”

扔了两句话,萧凡还是觉得不满意,没有达到提升士气的效果,于是只好改变策略,从教育的角度评价今天的无聊行为。

“今日的事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教训?”

“属下不知……”

萧凡严肃的道:“教训很深刻,那就是……不要在师父办事的时候拜见师娘!”

众人恍然,脱口赞道:“大人真知灼见啊……”

皇宫武英殿。

今日的皇宫弥漫着一股低沉阴霾的气氛。

灰蒙蒙的天色里,一名魁梧高大的汉子精赤着上身,背上绑缚着几根藤条,挺直了腰板一动不动的跪在武英殿大门的台阶下,藤条上的荆棘已将他黝黑宽阔的背脊磨刺得伤痕累累,一道道流着血迹的口子看起来令人触目惊心,汉子竟似没有知觉一般,一副悔恨难当的神色,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不敢稍动。

过往路经的宦官们皆小心翼翼的低着头,不时偷偷的抬眼瞄他一下,又赶忙垂睑低头,目不斜视。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