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德孚所写《女性的屈从地位》中,其实不只是道出了当今社会女子各方面受到歧视的现状,还写了许多他理想的男女之间相处的状态,这可以说引起了陈清焰灵魂上的共鸣。
可谓“确认过灵魂,遇见对的人”。
这也是让陈清焰觉得她一定要亲自见一见这个奇男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德孚在杂文中这样写道——
“当他们彼此爱慕,一开始就不是太不相同,经常参加同样事情,以他们的同情心相互协助,在一开始只是对另一个人有兴趣的事情中两人都有了兴趣而发挥出潜在的能力,使双方的情趣和性格逐渐同化,部分的是由于每人不觉察的两个日常生活改变,更多地是由于两人真正地充实了。
每个人又把获得另一个人的情趣和能力另加到自己的情趣和能力中。在两个日常生活很接近的同性朋友之间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在婚姻中,如果这不是最平常的现象,也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
两个完全不同教养的男女几乎不可能组成一个真正的很想成的婚姻。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个人情趣上还可能有所不同,作为一般规律,至少在生活大目标上会完全一致。
当两人都关心大目标,并在有关的无论什么事情上相互帮助和相互鼓励时,在细小事情上情趣可能不同,对他们就不是最重要的了。
牢固的友谊有了基础,又具有持久的性质,就比任何其他事情有最大可能使每个人一生为另一个人创造的快乐,比自己得到的快乐还要大得多。
双方都是接受过教养有才能的人,他们的见解和目标相同,在他们之间存在着最好的那种平等、权力和能力相近以及相互的优势,所以各自在看到对方时都能享受到乐趣,并且在双方的发展中可以交替地享受领导和被领导的乐趣。”
很显然,王德孚希望女性的屈从地位,真正变成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平等地位,没有什么从属之争,他希望女人能够与男人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而这个前提,自然是女性要拥有和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权利,她们也要接受真正的精英教育,而不是教育她们“三从四德”,只是成为男人的附属品。
当然,王德孚的这种想法,确实特别理想、不现实,所以这样的东西,或许只可能出现在笔下。
陈清焰看了王德孚尚未完成的这篇杂文,只觉得它把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彻彻底底地说了出来,说得还更加深刻、有条理。
这种强烈的共鸣,让陈清焰像是收获了从天而降的宝藏,而赐予她宝藏的这个人,则是她素未蒙面的却已经心生折服的王德孚。
在其他女子眼中,可能王德孚只是一个文采飞扬的才子,但在陈清焰眼中,王德孚分明是一位思想家,他那篇《听雪之夜》,只是他闲暇之余,玩弄的小道而已。
陈清焰在从良久的震撼之中回复过来后,怀着激荡的心情,开始给王德孚写回信。
陈清焰表示她已经收到王德孚的来信,并且在很认真的阅读完他的信件之后,已经被他所写的那篇《女性的屈从地位》深深折服,所以她很愿意与王德孚见一面,尽可能地帮他完善这样一篇为当下受教育权被限制的女性发声的大作!
陈清焰并不是那种喜欢说客套话的人,但她这一次在信中,却说了不少夸张的话,字里行间之中,都表达了对王德孚的崇拜。
可能某种敏锐的直觉告诉她,只要跟着王德孚这个奇男子学习,那她能收获的东西,绝对要远远超过学校中能够学到的。
如果说王德孚这个人特别喜欢好为人师的话,那陈清焰就恰恰相反,她就喜欢当一个求知欲满满的学生,恨不得学到一切她不懂的知识,她是那种能够把老师掏空的学生。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