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 周岁苏轼(第1页)

赵家药铺内院客厅,苏洵一身文士清衫,自如的坐在客厅之中,他的旁边,夫人苏程氏怀抱一个幼小婴儿,端庄大方的坐在苏洵的身边。

“官人!真的要种痘吗!听说种痘有很大的风险啊!万一轼儿种痘失败了呢?”苏夫人一脸苦闷的对旁边的苏洵说道。

“不会!王素兄说的很清楚,种痘之前应该就能看出能不能种痘,不会有很大危险的,难道你想轼儿想他姐姐一样,被虏疮夺走生命!”苏洵沉声说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如果种痘失败了,轼儿可怎么办啊?”苏夫人依然担忧的问道。

“绝对不会失败,我相信三石兄的医术,况且不种痘,得了虏疮之后,更难医治!”苏洵执着的说道。

苏夫人叹息一声,痴痴看着襁褓中的婴儿,闭口不言。

原来苏洵在凌云山和赵磊分别之后,就发现夫人再次有喜,不久之后就生下长子苏轼,但是今年春天眉山突发虏疮,很多人家的孩子都患病而夭折,为了避免长子步那些孩子的后尘,苏洵努力寻找治疗虏疮的神医,后来听说王素曾经种痘而得虏疮而无恙,所以托人联系王素,得知他在凌云山认识的好友赵磊能够预防虏疮,所以带着夫人,千里迢迢前来汴京求医。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没有想到竟然能在汴京见到明允兄,不知是那股风将贵客送到啊!”赵磊哈哈大笑步入客厅,白馨兰风情万种步步紧跟。

“三年未见,三石兄风采依旧啊!”苏洵看到赵磊,也站起来惊喜说道。

“坐!候山,上茶!”赵磊笑笑对苏洵和门口恭敬等候的候山说道。

“是!老爷!”候山点头而去。

赵磊坐在正位之上,白馨兰温柔的坐在他的旁边,而苏洵和苏夫人则坐在赵磊的左手边。

“明允兄不是在眉山闭门苦读吗!怎么有空到汴京找老朋友了啊?”一个小丫鬟送上几杯清茶之后,赵磊端着茶杯对苏洵问道。

“听说三石兄继承田岩道长医术,精通种痘之术,可有此事啊?”苏洵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将来汴京的目的对赵磊说了出来。

赵磊听到苏洵的话,微微一惊,他以为牛痘的事情已经泄漏,远在成都的苏洵都得到消息了呢!

“明允兄在那里得到的消息?”赵磊惊奇问道。

“王素王仲仪大人和家父有些交情,听说王素大人就是被田岩道长的师傅用种痘之术救回来的,不瞒三石兄,小女就是得虏疮不治夭折,如今长子出世,我害怕小儿再次感染虏疮,所以前来求见三石兄,希望三石兄能够给小儿种痘!”苏洵看着赵磊急切的说道。

王素!原来是老黄历啊!还以为牛痘的事情泄漏了呢!真是吓死人啊!赵磊听到苏洵的话,松口气想到。

赵磊刚准备说话,突然想起苏洵刚才所说的长子和小儿等话语,心中一惊,马上对苏洵问道:“小儿!明允兄有儿子了?”

“不错!这就是小儿,取名轼儿!刚满周岁!”苏洵招呼苏夫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对赵磊说道。

轼儿!苏轼,苏子瞻,苏东坡,苏洵的长子,居然已经周岁了,怎么可能?苏轼不是1037年才出生吗!现在才1033年啊!怎么可能提前出世五年呢!怎么会?历史已经开始改变了吗!赵磊听到苏洵的话,震惊的哑然看着苏夫人怀中的小小婴儿。

“怎么了?”苏洵看着失态的赵磊,疑惑的问道。

“没什么!只是奇怪明允兄这么快就有儿子了。”赵磊连忙收起惊讶神态,笑着对苏洵说道。

苏洵显然不相信赵磊的解释,但是却不明白其中的玄机,只能疑惑一阵放开心怀。

“轼儿能够种痘吗?”苏洵还来不及询问,苏夫人已经眼巴巴的哀求看着赵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如果不是为了苏轼,苏洵夫妇何苦千里迢迢来到汴京呢!

热门小说推荐
天龙邪尊

天龙邪尊

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龙魂激活,化身地狱邪龙,拥有吞噬天地异火的绝世天赋。炼丹火,天劫火,三昧真火,地狱火等,都是他口中的食物...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