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羌人能进汉境,凭什么汉人不能进高原?
族长们沉默了,这话没法接,他们当中不少人渴望直接跟逐鹿领开战,但不能睁着眼睛否认显而易见的事实。留非也微微皱眉,以他的老谋深算,也不知道该怎么驳倒鱼不智的这个说法。
羌人不吭声,鱼不智顺势追击。
“刚才犹族长说汉是汉,羌是羌,以此证明汉羌之不同,我不敢苟同。”
“羌人起于高原,这不假,羌人始祖是谁,相信在座各位应有所耳闻。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国语·晋语》的说法,羌人的始祖应该是黄帝,而《左传·哀公九年》等史料记载,炎帝才是羌人的始祖,究竟谁是始祖,你们内部尚存在分歧,但总的来说,羌人是炎黄二帝后裔,是没有争议的,也就是说,羌人与我们汉人实际都是炎黄子孙,大家身体里流着同样的血,只是因为各自生存环境不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
“羌人到汉土讨生活,汉人热情接纳他们,分给他们繁衍生息的土地,教他们怎么靠种地养活族人,就是因为汉羌有着共同的始祖,大汉将羌人视为失散多年的家人,认为大家同属华夏一脉。羌人部落到汉土定居,也多是打着同祖旗号,否则凭什么跑到大汉疆域占地繁衍?轮到汉人到高原讨生活,羌人就忘了大家同祖,还将汉人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这算什么?”
“求人便同祖,人求便仇雔,便宜都你家的……”
“这是哪门子道理?”
“天下有这么荒唐的事?”
“我倒想问问,汉羌是否同为华夏一脉?”
帐中羌人大多脸上火辣辣的,低头不语。
汉羌同源有很多汉家史料佐证,羌人最初对此不以为然,但高原苦寒,陆续有部落离开高原去汉地生活,确实有很多部落凭汉羌同源获得了便利,甚至有羌人部落借此向大汉官方争取到更多利益。只是大汉地方吏治腐败,苛捐杂税难以承受,陇右羌人经常叛乱,期间难免有人拿汉羌同源做文章,如此盘剥我等,怎会同源?待被官军镇压,或因为客观条件不得不降服时,又拿同源说当护身符。是以羌人对自己的起源认知经常摇摆,要不要承认,主要取决于他们对生存环境的是否满意,以及首领是否有足够魅力和野心。
羌人大多接受同源说。
汉人的史料记载,与羌人实际状况和故老相传的传说呼应,这是事实。
再者,汉人的文明程度远比羌人高,有个远房阔亲戚总是好的,难得这阔亲戚不嫌自己穷,愿意提供适当的帮助,这样的亲戚不认,天理不容。
对同源说的认可程度,呈现出明显地区差异。
留在高原的部落认可度较低,扎根汉境的部落认可度较高,两极分化。帐内都是高原羌族长,对同源说接受度不高,但考虑到鱼不智是大汉诸侯,或对大汉中央朝堂有一定影响力,为避免影响在汉境扎根的羌人部落生计,羌王和族长们还真不敢当着鱼不智的面,否认汉羌同源说。
不敢否认,便只能受着。
“汉羌同源,自然都是华夏一脉。”犹玉苦笑道,谁说错话谁出来面对。
“同为华夏一脉,为何汉人不能到高原讨生活?”鱼不智得理不饶人,追问道:“难道就因为我们是汉人,到高原就活该被羌人歧视?”
“噗!”久久发嘴里一口酒没包住,接着一阵狂咳。
族长们面面相觑。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