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2章 消耗国运(第1页)

看着杨旭变了色的面庞,陈思思意识到杨旭并不赞同她的话,心里一个咯噔,小声问道:

“殿下,纸币难道不好吗?”

“大夏的邻国大赵帝国便在使用纸币,并因此使得国库充足,不论是修建民事工程亦或是支撑出兵打仗,都显得绰绰有余。”

杨旭忖度下巴片刻,沉声回答道:

“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明明你们什么没有付出,仅凭借刊印纸币就凭空多了这么多的财富。”

“要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平衡的,有得便有失,只是纸币的失,你并未看到罢了。”

二世为人,杨旭清楚的知道一件事。

如果货币没有足够的准备金和信用支撑,随意发行的后果只会是疯狂的贬值,最终沦为废纸。

津巴布韦币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而陈思思夸耀的纸币,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听完杨旭的问题,陈思思也愣住了,连忙说道:

“可是大赵帝国已经有了先例,证明纸币没有坏处啊。”

“不,只是纸币的坏处还没有展现出来而来。”

杨旭打断了陈思思的话,随即说道:m。

“不出本宫所料的话,大赵帝国发行的纸币一定会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点,大赵帝国的金银铜储量远远不足以抵消他们发放的纸币,也就是说,百姓根本无法用纸币换到相应的金银铜,也就代表着纸币的实际价和它表面价值不对等,伴随着大赵帝国继续大量发放纸币,这种不对等会被无线的放大,百姓不是傻子,他们不会吃这种亏,自然不会愿意使用纸币而是囤积金银铜。”

“第二点,纸币的制造一定很粗糙,可能连防伪技术和回收模式都不具备。”

“第三点,纸币的发行一定是从上向下的,一定是朝廷用俸禄又或者是奖赏的方式发放给官员,而官员必然提前能感觉到纸币会贬值,自然会第一时间将其换成各种物品,最后贬值的纸币流落到民间,坑害的还是老百姓。”

三点问题,宛如是三声炸雷在陈思思的脑海中惊响,使其目瞪口呆,满脸震撼,久久无法从杨旭的话中反应过来。

越想,她越是满头大汗!

越想,她越是满心后怕!

她发现,正如杨旭所说的那般,纸币的发行是存在巨大的隐患的,它甚至不存在实际价值,只是依托于朝廷的信用,一但信用透支,纸币就会化为废纸。www。

而纸币化为废纸的这个过程,必然坑害的是黎民百姓,是他们在默默承担着纸币的贬值。

最终,陈思思满脸后怕的望向杨旭,语气颤抖道:

“殿下大才,是思思想的太简单了。”

杨旭并没有过多责备,毕竟是时代的局限性在作祟,他不过是站在二世为人的基础上才知道这么多的事情。

他站起身来,沉声道:

“大赵王朝之所以可以发行纸币,是因为百姓对朝廷的认可和信任,因此朝廷说纸币值多少钱便值多少钱。”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对朝廷的认可和信任便是民心,而民心便是国运!肆意发行纸币,掠夺百姓的财富,这般行为!”

“消耗的是国运!”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热门小说推荐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