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 首重纪律(第1页)

因为在李存这里当兵,给军饷,顿顿吃肉,还可以领全家来混吃混喝,结果,仅仅只是第二天,竟然就有二百多青壮来投李存。

加上原来的七十多青壮。

李存已经有兵二百八十多人。

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李存差不多就可以当营长了。

这当然是好事。

不过——

这也给李存带来了两个很大的麻烦。

首先就是,这近三百个新兵给李存带来了千余老弱妇孺。

这可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

不说别的,这一千三百多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就高达二十石,而且这还不算肉食、蔬菜等。

说老实话,如果可以,李存肯定不愿意背上这么沉重的包袱。

可一来,相比方腊这个青溪本地的大名人,李存这个外地的无名之辈,实在是太没有招兵的优势了,因此,不如此,李存肯定发展不过方腊。

而一旦李存发展不过方腊,就会被方腊吞并,更有甚者,李存还有可能会被他已经得罪了的方腊诛杀。

二来,青溪可以当作方腊的大本营,却不能当作李存的大本营。

要知道,历史上,青溪可是比较早被宋军攻打下来的地方。

就算李存出手干预,青溪能保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关键,保下青溪也没有什么意义——青溪地处于北宋的腹地,若是无法将宋军挡在长江以北,这里肯定就成了死地,历史上方腊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且,李存在青溪也肯定不会有政治、民心基础——方腊他们这些青溪本地人,绝不会给李存在青溪发展壮大的机会的。

所以,李存势必要选择扬州、镇江、杭州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又没有人限制他发展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大本营。

另外,选择扬州、镇江、杭州这样的地方当作李存的大本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如果将来发展不顺利,李存还可以走水路退守台湾,然后慢慢发展,等发展起来了,再卷土重来逐鹿中原。

总之,李存是肯定不会留在青溪的。

而要让这些青溪兵心甘情愿的跟李存走,将来不再想回青溪,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的一家老小全都带上。

三来,李存也需要辅兵。

这个时期打仗,运送物资什么的,很大程度都得靠人堆,不像后世,可以用卡车、火车甚至是飞机运送。

而且,打仗的时候,尤其是守城战的时候,必须有辅兵帮忙。

所以这些家属也并不是无用之人。

四来,李存将来不论选择哪里当作自己的大本营,都需要政治基础和民心基础,而这些最后肯跟李存走的人,肯定就是李存最大的政治基础和民心基础。

有这么多理由,这个包袱就是再沉重,李存也必须得背上。

即将到达辰时,李存让张世将所有登记在册的虎贲军的新兵召集到晒谷场上。

等新兵集结完毕,李存来到晒谷场上,开门见山的说:“给你们一柱香时间,自己分组,十二人一组,选出一临时什长、一临时伍长,时间一到,没有组的人罚三鞭,选不出伍长、什长的组,全组人员各打五鞭,现在开始计时。”

李存话音一落,给李存跑腿的亲兵,就点燃了一柱香,插在了一旁的香炉里。

在这之后,李存一声不吱,更没有去干涉这二百八十多新兵的自由组合。

一众新兵见没有人管他们,嬉笑打闹的在那里慢悠悠的组队、慢悠悠的商量谁当什长、谁当伍长,全然不把李存的话和那柱香放在心上。

李存见了,就静静的站在原地看着。

直到时间一到,李存突然下令:“分好组的站到我左手边。”

听见李存的命令,有十二组新兵去李存左侧分开站定。

李存又对这十五组新兵下令:“伍长、什长出列。”

这回,有八组新兵中走出来了两个人。

剩下的四组中,有一组只走出来了一个人,有两组一个人都没有走出来,还有一组走出来了三个人。

热门小说推荐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