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书院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7章 有何不同(第1页)

面对楚王殿下的神奇操作,有人服,自然便有人不服。

“楚王殿下,你是打算让大唐和高句丽开战么?!”渊盖苏文此时整个人面色发红,大汗涔涔,可他的眼中,却始终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高岐故而有错,但你如此折辱外交使节,就不怕他国耻笑吗?!”

“嘁!”李宽闻言不屑笑道:“耻笑?本王害怕被耻笑?”

可能“实诚”是楚王殿下在大多数朝臣眼中唯一的优点,所以当他此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笑声。

就连魏征,也忍不住抖动了几下腮帮子,然后带着一点同情的目光看向了渊盖苏文。

对于这位连通报姓氏都不知避讳太上皇李渊名号的高句丽使节,魏征其实很想给对方一个忠告:那就是阁下最好趁现在楚王殿下顾盼自雄的时候,理智的选择闭嘴,安心等待自觉颜面无光的李二陛下回头制裁他。

反之,一旦你跟他杠上,让李二陛下开始护短,那么这位楚“蛮”王恐怕真就啥事没有,一场天大风波,说平安落地,也就平安落地了。

当然了,想归想,但魏征还是有立场的,通敌之举,他是万万不会做的。

所以老夫还是礼貌的当一个看客吧……

而渊盖苏文在这满朝文武的笑声中,除了感受到羞辱以外,他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如同莽夫的大唐小王爷,虽然风评不咋地,但是人气似乎还蛮高。

那么鉴于对方先前的嚣张作风,和自己身后随随便便就制住了自己的中年文官,渊盖苏文知道,这位楚王,不但备受大唐皇帝宠爱,恐怕其背后,也有一股不小的势力。

在明白了这两点之后了,渊盖苏文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心爱女人当日入宫成为高句丽王妃的那一幕……

夺妻之仇不报,自己怎么敢死去?

就在渊盖苏文准备出言妥协的时候,某个竖子又贴脸开大了:“对了,你说要跟大唐开战?”——在逗笑了满殿群臣之后,丝毫不以为忤的李宽这才想起人家话里的重点,他不由蹲下身子,看向渊盖苏文:“你能代表高句丽和大唐宣战?那可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正好我爹手下的这帮武将们如今个个闲的没事干,要不咱们练练?”

当李宽说出这番类似街头地痞流氓找茬打架才说的话语后,武将们中,最先高声应和的是程咬金:“还是楚王殿下这话说得提气,练练就练练!”

程咬金说着,转而朝李二拜倒:“陛下,因太子殿下先前出色的表现,如今蝗灾之危眼看已解。臣听闻,救灾的粮食,此番过后,约莫还能剩下百万石,正好,咱有了这批粮食,也就没了后顾之忧,何不拿来攻打高句丽呢?”

“知节……”李二陛下知道程咬金纯粹就是为了给李宽撑场面才站出来开这个口的,真要去打高句丽,不解决突厥人,那就是自讨苦吃。

所以当下,李二陛下也只能做出一副举棋不定的姿态,用以威慑,这也算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

可渊盖苏文是什么人?

其父渊太祚,在作为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相当于宰相),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手遮天的人物,所以他对儿子的教导,自然也非同寻常,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如今渊盖苏文这个年仅二十来岁的青年,其实早就拥有了非同寻常的政治洞察力以及原本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能够纵观全局的战略性眼光。

是以,渊盖苏文在听到程咬金的那番话之后,又默默观察了李二陛下的反应,随后,他便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热门小说推荐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