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大郎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赵福宝观察,赵大郎很开心,李慧慧挺好看,而且很会说话,也勤快。家里的长辈都喜欢,他也喜欢。
与前面李大头做对比,赵大郎觉得李夫子这个未来岳父挺好。
跟李家商量彩礼的时候,李夫子只说赵家随意,按照平常就行。
他不管赵家给多少彩礼,但他都不要,将来连同嫁妆都给闺女带回去。
这些都是闺女的嫁妆,独属于闺女的私房钱。
赵家听到这话,就知道李夫子真的只是看好赵家,而不是希望通过女儿发财。
赵福宝过来说:“爹娘,我这边还有刚刚得到的银子,要不……”
“不用!”赵婆子当即拒绝,“家里今年赚钱不少,而且之前也用了你很多银子盖房子。从现在开始,陛下和贵人们给你的赏赐,还有书香楼那边给你的酬劳,你都收着。”
“没道理父母爷爷奶奶在,孩子成亲,还需要姑姑给出彩礼。咱们家现在能拿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银子,量力而行,毕竟下面还有好几个孩子呢。”
“你哥嫂年纪不大,说不定以后还会生,你三哥还没成亲,这以后都要银子。如果这一次你给出了,以后是不是还得出?这次出得多,以后只能比这次多,不能少。这些都是问题,你不能不考虑。”
赵福宝被母亲说得一愣一愣的。
赵村长点头,“对,这事情,福宝,你不要出银子。家里的蒜黄生意,赚了不少银子,家里有很多布匹和绸缎,可以当聘礼之一,另外八十两银子,当作聘金。”
“这样的厚礼,在咱们这里算是多的了。李夫子也不要,说这些都给闺女带过来,那就是大郎夫妻小家的压箱底的银子。以后要过自己小日子的。”
赵大哥和赵大嫂都同意,“但凭爹爹做主。”
赵二哥和赵二嫂也赞同,这半年多家里的变化,他们都看到了。
他们相信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将来孩子不愁聘礼。
就这样,谢媒婆得了五两银子的谢媒礼,可把谢媒婆高兴地笑成了一朵花。
跑得可勤快了,刚出了正月,就把亲事定下来了。
赵大郎已经失败了,李慧慧今年十六,等到春耕结束,就可以成亲。
赵家的好事情,一天比一天多,也越来越有心劲儿。
出了正月之后,蒜黄生意做不下去了,因为没有蒜种了。
现在很多人去开荒,准备用来种植大蒜,有的则是种植韭菜,等到冬天可以卖高价蒜黄和韭黄。
赵福宝和崔恒,裴俊和裴轩仍旧在编译算学,已经快把中等的算学内容编译结束。
崔恒白天跟赵福宝在一起,安静工作,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则是会说笑。
天气转暖,赵福宝开始换上薄衣服,开始跑步。
一个冬天没有跑步,赵福宝没瘦,吃瘦肉,让肌肉紧实,做了几个月的瑜伽,也有了效果。
身上没有那么多松软的皮,接下来赵福宝照常吃饭,但一定会运动。
看到赵福宝围着村子跑,裴轩挠头,“赵姑娘疯了吗?哪有女子这样跑?”
“闭嘴,不会说话,就不说。”崔恒呵斥,“赵姑娘正在锻炼身体,你跑这么久,你能坚持吗?”